“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

作者:编辑部汇编

【适用话题】尴尬 共情能力 感同身受 学习 应对能力

舞台上奋力表演的演员酝酿了很长时间,抖出了一個万年老梗,自以为很搞笑,台下的观众却露出尴尬的微笑;歌手唱歌跑调了却全然不知,影视剧中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桥段,每一段都让尴尬癌患者们抓狂!

明明应该是出糗者浑身不自在,可为什么有时候我比他还要难受呢?其实这很常见,它在心理学上叫“替代性尴尬”。

根据德国吕贝克大学社会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索伦·卡赫的研究,替代性尴尬源于人们的共情。共情是一种能力,它能推动人们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感受他人的情感与认知。在目睹了他人的窘迫后,大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抓取出他人因出糗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体验,并把这种体验“传递”到自己身上。

原来,尬戏之所以让人有逃离屏幕的冲动,是因为它带来的感受是切切实实的如坐针毡。而且共情水平越高的人,这种“疼痛感”会越强烈。

替代性尴尬还有实用的一面。得克萨斯大学泰勒分校的埃里克·斯塔克斯教授提出,替代性尴尬还是一种学习机制,能让我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的窘境,就体验到身处那种窘境之中的认知和感受。这样,当我们日后出现相同的尴尬或者处于相同的环境中时,便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甚至还能提前进行一些应对。

舞台上的尬戏让人浑身不自在,但好在我们能从中学习如何应对尴尬。没准看的次数多了,以后你出糗时自己也就适应了。

(摘编自果壳网,微信公众号“SEU生机心理气象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