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北京米其林榜单出炉,网友:“没内味儿”

作者:严君

时事引读 >>

2019年11月28日,首版《米其林指南2020北京》正式发布。相比于上海榜单,米其林北京榜单中餐数量明显占据绝对多数,三星餐厅花落台州菜餐厅——新荣记(新源南路),京兆尹和屋里厢被评为米其林二星餐厅,另外还有采逸轩等20家一星餐厅。虽然比起上海和广州的榜单,米其林指南北京版已经尽量体现北京本地特色,但全国尤其是北京本地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认为这样一份榜单完全无法代表北京美食。一些老北京人觉得米其林“没内味儿”,对于老食客来说,“京城八大名楼”的称号远比“米其林”来得响亮。不少老字号餐饮企业也表示“看不懂”:“米其林是法餐标准,究竟符不符合北京的实际,不好说。”“中餐有中餐的特点,评选应该有权威、公正的标准。”

素材聚焦 米其林应深入了解当地饮食文化

大董餐厅创始人、曾经出任过国际烹饪大赛评委的董振祥撰文称,“米其林评选,既要吸收,又要批判。没有一个评选是完美的,批判性吸收,可以促使中国餐饮界、美食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针对米其林推出的必登榜单上的小吃种类,他认为,米其林推崇北京的小众味道,多少带有一定想当然的“异邦的想象”,也是刻舟求剑地停留在早些年的固有印象中。董振祥希望米其林评选对所在地美食有更深入的认知。

素材链接 米其林评选流程

面对坊间的质疑,米其林指南称,评审员“是餐旅行业的专家,也是米其林全职员工”,严格遵守独立性和匿名性。每一位米其林评审员每年匿名用餐约250次(餐桌测试),跟普通顾客一样预订、点菜、用餐和支付所有账单,根据餐厅的舒适程度、服务生的服务态度、食物的新鲜和好吃度“悄悄”打分,最后汇总评级;所有餐厅的星级授予要经过特别的会议讨论决定,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米其林指南主编以及评审员都会参加;如出现意见分歧,便会由其他评审员再次造访餐厅,直至达成一致。

【考场仿真试题】请针对上述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米其林指南2020北京》令不少网友面面相觑,一方面说明西方人和中国人的餐饮口味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另一方面表明米其林评选对所在地美食还应有更深入的认知。当然,任何评选都难以做到绝对完美,对于米其林评选,我们可在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促使中国餐饮界、美食界能发展得更好。

【适用话题】美食文化 文化差異 批判与吸收 话语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