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痴”赵闯:科学绘画,全国唯一

作者:刘志坚

  【观点速递·热爱孕育成功】从6岁开始痴迷画恐龙,到大学毕业后与同伴合作成立“啄木鸟科学小组”,到工作中恶补古生物知识,赵闯其实只是一味沉浸于自己的热爱之中,并未奢望过成为科学绘画领域的全国唯一,而正是这份热爱,孕育了他在生物形象科学复原方面的巨大成功。

  【适用话题】热爱;目标;梦想与成功

  (特约教师 严君)

  赵闯的职业听来很炫酷:古生物化石生命形象重建师。通俗地说,就是用一支画笔闯进远古世界,复原亿万年前的恐龙形象。目前全世界的从业者仅有十几人,而他是国内唯一的一个。当人们投来惊羡的眼神时,他却淡然地说:“我只不过是个爱上恐龙的痴人罢了。”

  1985年,赵闯出生在辽宁一个铁路职工家庭,从小就喜欢画画。6岁那年,他看了一部科幻电影《恐龙特急克塞号》,那些张牙舞爪的恐龙,让他痴迷不已,于是便开始画恐龙。小学期间,他凭着对恐龙的粗浅认知,充分发挥想象力,居然完成了一本图文并茂的“著作”——《中国的恐龙》。尽管没人给他出版,但画恐龙的梦想,已经深深植根在他的心里。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高考了。为了实现自己的画家梦,2004年赵闯考入了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可学的却是平面设计专业,画恐龙的痴梦只能转到课余进行。

  赵闯每天回到寝室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浏览与恐龙相关的资料,到图书馆查阅的也是与所学不相干的恐龙内容。他一边学一边画,并在相关专业网站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渐渐小有名气。这天,一位网友把他的一幅画转发到了中国科学院的BBS上,引起了中国古人类及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兴趣。不久之后,研究所给他发来邮件,邀请他参与“远古翔兽”的复原工作,希望他能够用手中的笔画出这种远古动物的真实样貌。

  接到权威机构的邀请,赵闯兴奋异常。可是对着研究所传来的远古翔兽骨骼数据,他却犯了难。无奈之下,他只能凭着一知半解,继续沿用自己的想象力交了第一稿。很快,研究所的老师不客气地回复:尽管画得神气活现,但不科学,因为这种翔兽摆不出那样的造型。

  赵闯这才意识到,要真实复原古生物,必须严谨科学,每一笔描绘都要根据化石数据来展开。于是,他踏踏实实地参照翔兽的肱骨、肩胛骨、腿骨、股骨、头骨的数据,再结合它生存的原始环境,几易其稿,终于复原了“远古翔兽”真实的样貌。一个月后,他的画稿刊发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的封面上,21岁的赵闯在古生物生命重建领域崭露头角。

  2010年,已经大学毕业的赵闯,与几位同道中人合作成立了“啄木鸟科学小组”,专心致志地投入恐龙复原中。

  随着工作的深入,赵闯越发感觉到专业知识的欠缺,便开始和团队一起恶补古生物知识。渐渐地,他们不仅了解了恐龙,还掌握了恐龙时代的生态系统和同时代的其他物种,积累构建了整个远古生物的庞大知识体系。与此同时他们还参与到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古生物化石,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再进行还原,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找到严谨科学的证据。

  就这样,赵闯和同伴们先后完成了超过1000种古生物的生物形象科学复原,近500种古生物化石的骨骼结构科学复原,数十种古生物的生物形象立体复原。还出版了数十种科普图书,举办了许多次科普展览,引起了全球古生物界的广泛关注。

  赵闯成功了,但他却说:“我的字典里没有成功这个概念,有的只是对于恐龍的痴念。”是的,热爱催生痴迷,只有沉浸其中,所有的收获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