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之学问文章为当代第一流

作者:未知

  作文君:

  2017年6月2日是国学大师王国维逝世90年纪念日。1927年此日,王国维跳进颐和园的昆明湖自杀,年仅51岁,他的死是近现代中国一个永远的文化之谜。人们一面惋惜,一面怀念着他生前的璀璨成就。梁启超称他是“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提起王国维,作文君最熟知的就是他破解了殷墟甲骨文,从而证明了中国商朝的存在,以及他那句著名的诗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也有人说他是晚清遗老,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位大师“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的学者精神。下面,就和作文君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国学大师吧。

  人物简介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

  1877年,王国维出生在浙江海宁县。16岁考取秀才并到杭州参加乡试。科举失利后王国维赴上海,在《时务报》馆里主职抄写、校对等书记员的工作,并结识了其后学术上的提携者和合作者罗振玉,开启了长达30年的交往,后结为儿女亲家。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王国维携家眷随罗振玉前往日本京都,这期间,王国维靠着罗振玉的资助勉强生活,同时他还开始了甲骨文的研究。

  1917年,北大聘已回国的王国维为文科教授,王国维推辞。

  1923年,王国维经推荐到北京充任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次年冬天,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1925年,清华拟聘王国维为导师,王国维在请示溥仪后就任。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王国维毕生治学,疏于交际,但其一生中,有幸遇到一个贵人,这个人就是罗振玉。他们互相扶助,成就了流传于世的罗王之学;他们也因为政治走向和儿女姻缘的争端,结束了30年的深厚情谊。罗振玉晚年追忆往事,曾对后辈说:静安以一死报知己,我负静安,静安不负我。

  因生于动荡变革年代,不仅遭受时局的困扰,而且遭遇童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的多重家变,生活困顿窘迫。心情低落壓抑的王国维却在独学之路上奋勇前行,仿佛沉溺于学术研究是他解脱心中苦闷的一剂良药。在文学研究中,文学本身的非功利给他带来了审美的愉悦,于是他撰写了《人间词话》。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他博通经、史、地理、考古、音律、戏曲、文学、金石、书画、美学、西方哲学、甲骨学等门类,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仅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缅怀·名人评价

  公之学问文章为当代第一流。——汉学家 川田瑞穗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

  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陈垣)先生两人。——法国汉学家 保罗·伯希和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胡适

  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作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鲁迅

  鲁迅说王国维老实得像条火腿。20世纪初期的先知型天才,却像个傻子。王国维说,诗人乃是赤子。他自己正是个赤子,正是个婴儿。他投进昆明湖,不是被历史所抛弃,而是把历史从自己的生命抛掷出去。婴儿最傻,但感觉最灵敏。——刘再复《童心百说》

  去世之谜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国维到达办公室,准备给毕业研究生评定成绩,但是发觉试卷、文章未带来,命研究院的听差从家中取来。卷稿取来后,王国维很认真地进行了评定。随后,王国维和研究院办公处的侯厚培共谈下学期招生事,相谈甚久,言下,欲借洋二元,侯给了五元钞票,王国维即出办公室。王国维雇了一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王国维吸完一根烟,跃身头朝下扎入水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

  检验官在他衣袋里发现一份简单的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对于王国维弃世的原因,有殉清说、殉文化说、罗振玉逼债说、悲观厌世说、性格阴郁说、家庭原因说、受叔本华哲学影响说、梁启超陷害说、综合原因说等。

  刘再复在《王国维之死》中说:学术上的启蒙家啊,政治上的蒙昧者;新的先驱,旧的忠臣;一半朝前向往,一半向后顾恋;在书本上驳斥着陈旧,在现实中恐惧着新生。不可调后的矛盾,凝成了大苦闷,终于撕碎了你的心,胀裂了你的灵魂,并酿成了昆明湖这一节令人叹息的悲剧。

  但更多人认可陈寅恪的说法“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大师之作·经典选摘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未有不越第一境第二境而能邃跻第三境者。(《人间词话》)

  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三十自序》)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采桑子》)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人间词话》)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人间词话》)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草共忧乐。(《人间词话》)

  印象·大师风采

  大师之貌:其貌不扬,讲话却熠熠生辉?

  当年王国维在北京招国学研究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来到清华大学,都想看到日夜思慕的大导师王国维。大家都在教室里盼望着铃声响了,进来的是什么样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踏进门来的王国维使大家很吃惊,这就是我们仰慕的伟大的国学大师?面色发黄,八字胡,头戴瓜皮帽,身后拖着一根小辫子。看起来甚至很丑陋。但是等到王国维一张口,一说话,一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就把这些学生领到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新境界、新学问、新天地!这时候,同学们都会由衷地佩服他。

  胡适曾直言不讳地说王国维:“人很丑,小辫子,样子真难看,但光读他的诗和词,以为他是个风流才子呢!”正应了那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古训,此人肚子里的学问,可谓如江河湖海,浩瀚无涯,并世罕有其匹。

  【素材入文】人们通过诗词了解的王国维风流倜傥,看见王国维庐山真面目时,却大感意外,因为他却长相普通甚至略丑,让人意外。可是当听到王国维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时,又开始有学生由衷地佩服起王国维的学识。这样的层层反差,正应了那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古训,内在的学识涵养才是一个人的魅力所在。是因为王国维被人景仰靠的是他在学术问题上的才高八斗,见解独特,靠的是他在多学科领域里取得的一流成就。

  【适用话题】学问;外在与内在;魅力;低调

  ?在清华园任教两年多时间里,王国维的指导范围主要在经学:书、诗、礼;此外,尚有训诂、古文字学、古韵、上古史、中国文学等。授业弟子徐中舒对王国维当年学术指导的情形有过生动的描述:“先生谈话雅尚质朴,毫无华饰。非有所问,不轻发言;有时或至默坐相对,热卷烟以自遣,片刻可尽数支;有时或欲有所发挥,亦仅略举大意,数言而止;遇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者,先生即称不知,故先生谈话,除与学术有关系者外,可记者绝少也。”

  王国维上课从不迟到早退,风雨无阻。有一回,王国维讲《尚书》时,当堂告诉学生:“这个地方我不懂。”可当讲到他研究的问题时,他则说:“我的研究成果是无可争议的。”这种有一说一、认真求实的态度很让学生们佩服。

  王国维“性复忧郁”,做事沉稳不喜张扬,才华横溢却从不恃才傲物,這和同时代的诸多放荡不羁的才子截然不同。而如此的教育大师风范更是赢得了学界普遍的赞誉,其中就包括“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对王国维的学问极为钦佩,每当遇到疑难问题,他总是说:“可问王先生。”马叙伦评价王国维,“静安毕生态度可以‘静’字概括之”。

  【素材入文】王国维在教学时言行谨慎,实事求是,不侃侃而谈也不妄下结论,他的这种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让人钦佩。

  【适用话题】说与做;治学;师德

  大师之才:书读五车,钻研学问无穷尽

  在从事学术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王国维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读书研究之上。

  为了看尼采和康德的书,他自学德语,还读了德文版的《资本论》,知道不少共产党的主张。对西方学术的了解使他有超越中国传统士人的眼光。

  随之,他的眼界转向文学、戏剧、词曲。《宋元戏曲考》出版之后,他被尊为中国戏曲史研究的开山祖。他31岁时发表的《人间词话》,是中国文学批评和美学理论的经典,集“意境”说之大成,为中国诗学、中国美学研究做出了“里程碑”式的伟大贡献。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全家随罗振玉东渡日本,侨居四年有余。受罗振玉的影响,王国维把主要精力用于甲骨文、金文、竹木简研究和经史考据。写了一些有创见的论文,在日本和欧洲建立起声誉。这期间,由于专力于研究新发现的史料,并能以古文字学为基础,研究古史,从古器物到古代书册、服装、建筑,所涉甚广,著述甚丰。

  回国后,王国维把甲骨文研究从辨字发展到考史,开创了甲骨学的新阶段。他的论文《殷周制度论》轰动一时。

  王国维读书,不受传统与他人的影响。别人读过了的书他要读;别人没有读过的书,他更要读——长夏酷暑、数九寒天,他能苦读,是因为王国维对钻研学问有着无止境的追求。

  【素材入文】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王国维将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苦苦钻研上,深入研读古今中外著作,广泛涉猎不同专业,并且孜孜不倦。王国维留下的学术著作熠熠生辉,影响深远,都源于他为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

  【适用话题】博与专;刻苦;执着

  大师之风:清雅君子,有境界自成高格

  王国维不擅长应酬,也不会客套。某一天,有人请他鉴定一件古铜器,他看了之后说“这靠不住的”,那人再找出一些貌似真实可靠的证据,譬如色泽如何古雅、文字如何精致、书上的类似记载等诸如此类的话语供他参考,请他再仔细看看。他看了以后,依然是“靠不住的”四字答复,既不附和别人,也不与人驳难。

  他平生只爱钻研学问,无心取悦上流社会,不慕浮华,不贪享乐,以普通人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学术成就,更不对他人颐指气使。他平日里深居简出,与书籍为伴,以粗茶淡饭为乐,虽不善社交,但与缪荃荪、罗振玉、沈曾植等同时代的学术界人士交往甚密,此外还与日本、法国等国外相关学术人士进行学术交流。可以说,做学问是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他以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具有独特的地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素材入文】王国维不擅长交际,热爱钻研学问,这样的性格使得他不逢迎附会,低调谦逊,不浮不躁,远离喧嚣,一心做学术,这种务实专注的精神也是也是他成为一代大师的重要原因。

  【适用话题】严肃坚守个性;谦逊;务实专注

  大师之死:去世固成谜,后人敬且憾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国维于颐和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检验官在他衣袋里发现一份简单的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对于王国维弃世的原因,有殉清说、殉文化说、罗振玉逼债说、悲观厌世说、性格阴郁说、家庭原因说、受叔本华哲学影响说、梁启超陷害说、综合原因说等,众说纷纭。

  刘再复在《王国维之死》中写道:“学术上的启蒙家啊,政治上的蒙昧者;新的先驱,旧的忠臣;一半朝前向往,一半向后顾恋;在书本上驳斥着陈旧,在现实中恐惧着新生。不可调后的矛盾,凝成了大苦闷,终于撕碎了你的心,胀裂了你的灵魂,并酿成了昆明湖这一节令人叹息的悲剧。”

  也有很多人认可陈寅恪的说法“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王国维停灵时,学者陈寅恪和吴宓行三跪九叩大礼(链接阅读:《陈寅恪跪拜王国维,那个时代书生的姿势》,《意林·作文素材》2016年第12期)。后来清华学生请学校从他们的奖学金中扣出一部分为大师立纪念碑表达崇敬。陈寅恪为纪念碑写碑文“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

  当时梁启超本已离开清华,得到噩耗复又奔回参与料理其后事。开学时,梁带着清华研究院的新旧学生向王先生墓磕头,然后发表了著名的《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词》,告诉人们:王先生的学术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国界。日本和欧洲的报刊发表了众多关于他的报道和回忆文章。51位日本学者在先生住过的京都袋中庵开会悼念。

  梁启超悲叹:“此公治学方法,极新极密,今年仅五十一岁,若再延十年,为中国学界发明,当不可限量。”青年学者顾颉刚感慨:“静安先生……是一天比一天进步的。他的大贡献都在三十五岁以后,到近数年愈做愈邃密了,别人禁不住环境的压迫和诱惑,一齐变了节,唯独他还是不厌不倦地工作,成为中国学术界中唯一的重镇。……假如他能有康氏(康有为)般的寿命,他的造就真不知道可以多么高。”二人的话可以看出学术界对王国维之死的深深遗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