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是纳税人

作者:苗向东

【适用话题】感恩 教育的意义 文化差异

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员杨佩昌留学德国多年,一次他带一位朋友参观德国莱比锡大学,当他们去参观大学图书馆时,那朋友担心地说:“北京大学每个学生进入大学必须向门卫出示证件,而进图书馆更是严格,没有本校的学生证根本进不去。”“这里你不用担心。”朋友难以置信地问:“我们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也没有证件,能看书吗?”“没有人问你的,更没有人阻拦。”朋友说:“我一次要找资料,便到一家大学图书馆去,由于没有证件,就请一同學帮借了几本书,结果被校图书馆人员发现,罚了款,还没收了那同学的借书证。”

对此,一位德国图书管理员说:“大学是全体纳税人供养的,出资人没有权利借阅图书,这对德国人而言简直是不可理喻。”

又一次杨佩昌陪同一位大陆学者访问德国洪堡大学,在与校方交流时学者提问道:“你们大学没有围墙和门卫,万一有闲杂人员进来怎么办?如果非本校学生进来听课,占用本校课堂资源怎么办?”那位校领导笑了,说:“我们不理解什么是闲杂人员,任何人都有权来大学参观、访问、听课。当然没有注册的学生不能参加考试,也拿不到毕业证书。我们无权拒绝任何人来大学听课,因为他们是纳税人。”这位学者问:“外国人并不在德国纳税,也可以来听课吗?”那位校领导说:“当然可以,只要你有时间,有兴趣。”

最后那位德国校领导说:“如果大学对纳税人不感恩,何以要求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感恩于纳税人?最终甚至会反过来欺压培养他们的纳税人。”

(雪茹摘自《做人与处世》2018年第9期)

【素材分析】德国的大学,没有围墙和门卫,任何人都有权来大学参观、访问、听课,因为他们都是纳税人:“如果大学对纳税人不感恩,何以要求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感恩于纳税人?”我们讲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北大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当然,这样的现象出现,有文化理解上的差异,但感恩教育,中外皆同,起于蒙童,而不应止于大学,应一直“在路上”。

【速用名言】

1.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德国哲学家 尼采

2.思想,也是有它的老弱残兵的:它们也该有一个养老堂。——俄国小说家 屠格涅夫

(特约教师 曾令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