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高价有因:第一颗药成本10亿美元

作者:李红梅

【适用话题】医药改革义与利尊重生命

很多人一边看电影一边擦眼泪,估计还会一边骂这药怎么就那么贵!医药界人士听到这个话,估计多半会摇头。如果药价下降,对患者利好,但是对制药公司来说,没有利润就意味着再也没有动力去研发药品,将来或将无药可用;如果药价不降,医保来埋单,国家财力有限,降了这个药,其他疾病群体利益就被“挤出”。如何降价、怎么降、降幅多少,这需要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同时,各国对全球创新专利药的政策差异,也影响着价格高低。

一片不起眼的创新专利药,背后是一场制药公司的豪赌。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投入、长达数十年的研发周期、一期接一期不允许失败的临床试验,只为了“赌”其有效、特效,换来20年的专利保护期,实际上等到新药上市后,基本只剩七八年专利期。业内有一句话概括了这种“豪赌”:“第一片药生产出来需要花费10亿美元。”

那么,患者就必然要为这么贵的药埋单吗?不一定。

首先,新药专利期到期后药价会断崖式下跌,这时与专利药生物性、有效性一致但便宜很多的仿制药,会集中进入市场,价格会在市场竞争下越来越低。

其次,国家还可以立法强制许可仿制。按照约定,各国可以在本国出现公共健康危机的时候,实施药品强制许可,即使是专利期内的药品,也可以强制许可仿制。影片中男主角从印度带回的药品就是强制许可仿制药品。按照入世协议,发展中国家对专利保护有10年过渡期,印度利用过渡期发展仿制药产业,10年过去后,依然想办法强制许可,以保护仿制药产业发展。而我国遵照协定,不允许强仿。

最后,药价也可以谈。一方面,如果效果只是有点用,或是只惠及很小一部分人群,则需要重新评估其价值,与制药公司商量价格。一些国家有专门机构,用健康经济学来衡量药效,让药品费用更物有所值。另一方面,有些国家医生群体替患者出面与制药公司协商定价。2016年、2017年,我国已经启动两次医保谈判定价,十几种抗癌靶点药物通过谈判实现大幅降价并进入医保目录,一些药品价格甚至被“腰斩”。比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易瑞沙,月均药费从15000元降至7000元。2018年,进口抗癌药品还要实现零关税。

2018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提出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高质仿制药进入上市药品目录集。仿制药是各国控制治疗成本、提高患者用药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上述两个目录,被视为中国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的重要举措,业界称“中国仿制药行业有望迎来春天”。

影片简单直白却备受关注,正是复杂而纠结的现实给了電影巨大的创作空间。看电影不需要多长时间,改变现实却要全国每个人用无法丈量的长时间来实现。因此,且给国家一些时间,毕竟我们是人口第一大国,发展中国家,还面对着无止境的各类医疗药品需求。这正是:为生命亮起绿灯,让吃药不再两难。

(摘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有删节)

【素材分析】生命无价,但创新药作为人类科技的结晶是有价的。对于高价癌症新药,你可以说它不合理,但对比企业巨额的投入,也可以说,它在当时也有其合理之处。随着新药审批改革、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国家医保谈判等政策的实施,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抗癌药时间差、价格差问题都将得到妥善解决,患者的生命会更有希望与保障。

(特约教师 倪丽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