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亲人·压岁钱

我的老家在方城。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回到方城,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新年氛围。我觉得,在老家过年与在油田过年最大的区别就是——老家的年热闹!人多!压岁钱多!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奶奶的姐姐家。奶奶平时不常回来,见到久未谋面的姐姐,那叫一个激动啊。两人一见面就乐呵呵地聊了起来,互相问着身体怎么样、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就像两个小女生一样叽叽喳喳、热热闹闹。虽然是老家,但到了陌生的环境,我还是有些拘谨,因此我就老老实实地坐着看电视。奶奶的姐姐家有表叔、表婶,还有两个哥哥,加上我们一家,屋子里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伯伯提议拍张照片留念,我们就开开心心地拍了一张合影,然后就准备去往下一站了。离开之前,表婶往我衣服兜里塞了个红包。推推让让了半天,红包最终还是进了我的口袋。

第二站是奶奶的哥哥——我的舅爷家。舅爷以前是教师,说话文绉绉的,这一点跟其他亲人很不一样。进屋后,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情。舅爷家的人更多,有舅爷、妗奶(注:对父辈舅母的称呼)、两个表伯、两个表娘、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又是同样的寒暄,又是同样的家长里短,一家人聚在一起就是热闹。吃饭时间到了。院子里摆了两张桌子,每张桌子都挤挤挨挨坐满了人,大家一起品尝老家的饭菜,表娘蒸的馍受到了一致赞扬。那馍有盘子般大小,吃起来特劲道!我就想,得多大的锅才能蒸出来这么大的馍呀!这期间又是红包不断,塞得我心里美滋滋的。吃完饭又到了拍照环节,舅爷家的人本来就多,后来又陆续来了几家奶奶这边的亲戚,所以光站队形就花了好长时间。

第三站,我们到了三爷爷和四爷爷家。我的爷爷看到了自己的弟弟,激动得仿佛年轻了几十岁。三爷爷和四爷爷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拿水果递烟,亲热之情溢于言表。爷爷一边给我们介绍这两位爷爷,一边絮絮叨叨回忆往事,笑得合不拢嘴,两个爷爷看着我们这些后辈也是喜笑颜开。又是一阵亲热的嘘寒问暖,我又毫无悬念地收到了几个大红包。我的兴致更高了,盼着赶紧继续去见别的家人。

第四站是大爷爷家。大爷爷早年当过兵、上过学,是爷爷们中最有文化的人,我和姐姐的名字就是大爷爷给起的。大爷爷家里早已挤满了人,进屋后,大家依然是亲亲热热地谈天说地,我依然收到了大红包。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五爷爷家和六爷爷家,最后又去了姑奶家,在每一家都受到了热情的招待。我真没想到自己能在一天之内见到这么多亲人、收到这么多红包。老家的年才叫年啊!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503)班

指导老师:李志恒

春节传统写作要点三:过年的准备工作

常见写法:过年之前,家里多半会进行大扫除、新年装饰等准备工作,代表“辞旧迎新”,这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选材点。但大家在写春节的准备工作,比如大扫除时,常常忽略春节和平时的不同之处,把作文写成了一篇普通的劳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