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语文课本的单元习作中会有一个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主题,而不是单纯地让大家写“节日”呢?当然是因为, 和普通的节日相比,中华传统节日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比如传统节日更有仪式感,且多半与亲人团聚相关。
过节是快乐的,但过节的作文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诊断书——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诊断书
症状一:资料过多,重点模糊
病情摘要:传统节日的“传统”应该怎么体现?对很多同学来说,就是“摘抄资料”。他们会在作文里大量粘贴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最后再匆匆补充几句自己家是怎样过节的,有的作文甚至连这几句都没有,整篇作文都是资料。
症状二:目不暇接,蜻蜓点水
病情摘要:像节日速报一样,列举自己过节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每一个环节都一笔带过,缺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描绘。
症状三:忆苦思甜,强行升华
病情摘要:传统节日往往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一写亲人团聚,就必写长辈在饭桌上忆苦思甜,因为长辈的言语多为虚构,所以表达风格往往脱离生活,过于书面化。
治疗建议
习作要求提议大家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是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是在提醒大家选材要聚焦,比如只写发生在一个地点(家里)的事,或者只写一两件事。具体应该怎么做?就让我们以中华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为例,尝试分解节日的选材要点,把每一个要点变成一则可以充分描写的素材,从而充分展示传统节日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