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很多改变常源于刹那间的遇见。
儿时曾无数次从父亲的书架前跑过,摆满书籍的粗笨木架在我小小的眼中不过是又一件古怪的家具,跟床和桌子没啥不同,且比床和桌子丑陋无用,因为它不能成为鼓捣玩具的游乐场。
那年我六岁。
当我想再次漠视它的存在从它眼前飞奔而过时,它却像拉开帷幕突然呈现在面前的新奇舞台,令我骤然停住脚步。书架上斑驳跳动的光影仿若有魔力的手指,在陈旧沧桑的书脊上弹奏出无声而奇诡的色彩音符,瞬时抓住我的身体向它靠近。
我的目光好奇地在书架上睃了一眼,犹疑着选了本能认全书名的《中国神话故事》,谁知正是这本《中国神话故事》让我一头栽进前所未有的奇幻世界而无法自拔。在那个神奇的世界里,花草能言、流水亦如诗人般狂放,人可以长出翅膀跟鸟儿一起飞翔,海洋中有等级森严的王权和能征善战的虾兵蟹将,就连石头都能热情地邀请你进入它的宫殿参观它的宝藏。世间再也不仅仅有人类的文明,一切的生物都有它们各自的喜怒哀乐和生活轨迹,它们比人类更懂得生存的取舍和生命的可贵,也更古老、更顽强。
二十多万字的书耗尽了我六岁那年的整个夏季。由于认字的局限,毫无悬念,我将故事读得支离破碎,实在无法理解的章节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填补,不过,这阴差阳错地锻炼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许正因那时打破了头脑中对于时空、地域和物种的限制,日后我才能在文学领域里天马行空纵笔驰骋,无尽的奇思妙想信手拈来。
上学后对阅读的迫切更如春草般疯长,然而父亲的书架却让我有些失望。当时父亲的藏书不多且种类有限,更没有适合孩子阅读的童书,除了努力从中发掘感兴趣的书籍根本别无选择。看完最喜欢的故事类书籍,我开始看侦探小说,尽管经常在梦中被恐怖的场景吓醒,它却让我学会观察生活并对文章的逻辑性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对我后来的小说创作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书架早已无法满足我对书籍的渴求,于是我办了图书馆的借书证,把假期大部分的时间都消磨在读书上,从中外文学名著到人物传记、军事、哲学,各种体裁随兴所至无不涉猎。年轻时尤喜西方文学的辛辣讽刺,而今则更爱中国古典哲学大浪淘沙后的睿智圆融。
其实大部分读过的书如今已记不得它们的内容,然而它们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指引过我的思想,塑造过我的人格,给予我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似甘露持续滋养着我的心灵,使我在顺境中不致轻狂,在逆境时也能沉着冷静心存希望。阅读不仅成就了我的事业,更点亮了我的人生,帮助我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多年以后,那个坐在书架下读书的小小身影仍不时在脑海中闪现,也时常会想,假如那个夏日的午后阳光不曾跳动到书架上,小小的我不曾在父亲的书架前驻足,如今的我会是怎样?
(选文时,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