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男孩》讲述的是一个阅读起来,舌尖、心间仿佛都萦绕着巧克力香气的神奇故事。
这部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浇筑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诙谐幽默间不着痕迹地让我们懂得了对待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态度,并探讨了关于勇气、关怀、自律和节制的主题。
作者简介
罗伯特·基梅尔·史密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八岁时爱上阅读,从此梦想成为一名作家。至今,他已创作了十余部儿童文学作品,荣获多项国际荣誉。
“老顽童”史密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因而他的作品往往充满幽默的质感,字里行间洋溢着家庭的爱与关怀。《巧克力男孩》是他的儿童文学处女作,他还有《我和外公的战争》等作品。
说起创作缘由,史密斯这样说道:“我写《巧克力男孩》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孩子们,你不可能每次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基本的真理。”
内容简介
亨利·格林是世界上最爱巧克力的男孩。甚至有人说,亨利不是妈妈生的,而是从一颗巧克力豆里孵出来的。亨利一家人——爸爸、妈妈、亨利,还有亨利的哥哥马克·格林、姐姐伊丽莎白一起住在市中心的一套公寓里。
星期五的早上,大家正在吃饭,亨利仍旧在吃巧克力蛋糕、一碗可可脆麦片和牛奶,奶里加了巧克力酱,还吃了巧克力饼干,眼看快要迟到了,亨利又塞进嘴里一块巧克力蛋糕。
这一天,亨利总有种要发生什么事的预感,挥之不去。果然,在金梅尔法贝太太的数学课上,亨利无意间看了一眼自己的胳膊和手背,居然发现皮肤上长满了棕色斑点!
金梅尔法贝太太带亨利来到了123小学的医务室,莫莉·法辛护士捋了捋亨利的头发,又在他脖子后面拍了拍,结果砰的一声响起,接下来整个医务室都是东西爆开的砰砰声。再看亨利,身上的棕色小点变得像巧克力碎那么大了!
冷静的莫莉·法辛护士拉着亨利冰凉的手,离开学校,去市医院,交给儿科主任帕戈医生检查。帕戈医生兴奋地认为这是创造医学历史的“巧克力热”。亨利被周围人狂热的举动吓坏了,他很累,也很害怕,更不想被当成医学研究的对象,于是拔腿就跑。
跑着跑着,亨利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伤心地大哭起来。
休息够了,亨利要穿过操场时,一帮惊讶的孩子围住了他,大声咒骂他是丑八怪。亨利虽然生气,却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并以智慧成功甩掉那群孩子。
紧接着,亨利遇到了好心的黑人司机麦克,麦克还和亨利分享了自己的晚餐,并以自身的经历开导亨利。就在麦克准备开车时,两个笨贼前来打劫。卡车在黑夜里轰隆隆地驶向前方,停在小木屋后,笨贼把麦克和亨利困在小木屋里,没想到附近的狗狗被巧克力的味道吸引,冲过来打乱了笨贼们的计划,麦克趁机夺下了他们的手枪。
警察处理后,麦克和亨利继续为蔗糖先生送糖果。蔗糖先生名叫凯恩,他是东部最大的糖果经销公司的老板。蔗糖先生十分喜爱亨利,原来他小时候也得过“巧克力热”,他将解药香草片交给了亨利,亨利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亨利终于治好了怪病,也真正成长了。
拓展思考
《巧克力男孩》是一部如巧克力般带给人温暖和清甜的作品,试分析该作品里的幽默与想象。
《巧克力男孩》的作者常常播撒下一大把一大把的幽默,寓教于乐,让人爱上阅读。
亨利是一个爱极了巧克力的男孩。用他的话说就是:“巧克力几乎贯穿了我的喉咙。”各种各样的巧克力和让人眼花缭乱的吃法,令人惊叹,也让我们为亨利的健康捏了一把汗。作者显然没有从健康的角度进行规避,而是选择了另一个角度,所以才让亨利发生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冒险故事。
为亨利一个人放置的充足的巧克力物品、巧克力斑点、砰砰爆开的巧克力泡……种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部儿童作品里都是那么恰如其分,丝毫不令人觉得夸张。字里行间,作者常常用一些惊人之语,比如亨利在逃跑时,肺部疼了,眼睛疼了,甚至头发都开始疼起来,更让人惊奇的是,爸爸的笑容被形容成宽宽的河水。再仔细一想,哗啦啦宽宽的河水,可不就像爸爸张着嘴、爽朗的大笑。儿童文学里的幽默如此有趣,让读者也不禁会心一笑。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喜欢睡懒觉,有的人喜欢看电视、玩手机,有的人喜欢旅游,有的人喜欢吃美食。在工作学习以后,遵循着自己的小喜好做事,确实是甜蜜蜜美滋滋,生活好像也跟着更加丰富多彩了呢。《巧克力男孩》里的主角小男孩亨利就尤其钟爱各种巧克力,他爱巧克力甚至到了夸张的地步——每时每刻都在吃巧克力,早午晚餐都以巧克力为食。亨利虽然在享受喜好带来的快乐,却失去了“度”,也就是节制。如此庞大的巧克力摄入量,光想想,我们就觉得不可思议。终于有一天,亨利尝到了恶果——他的身体开始冒出棕色的斑点,甚至还会砰砰爆炸……
由于身体里的巧克力超负荷了,亨利的爱好开始反噬他的生活,他为之前的毫无克制付出了代价。这好比是肆无忌惮地睡懒觉,而影响了正常的起居;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手机,导致眼睛近视;沉迷在网络中,变得越来越不会和现实中的人交际。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只要条件允许,总是想无限地占有美好事物,可是不懂得克制,美好之物便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在种种遭遇后以及和黑人司机的交谈中,亨利逐渐正视自己的怪病,并对人生这一矛盾命题进行了思考。亨利病好了,也明白了深刻的道理——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同时,要将欲望转化成动力,把自己的爱好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它的魅力。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如此。这一切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它。如果我们真的喜欢某件事物,一定要遵循适度原则。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地“占有”,便意味着“失去”。适度的爱才是最好的爱。
佳句赏析
当他走过操场时,所有打篮球、棒球和曲棍球的男孩都停下来看他。周围所有的声音和动作像是被冻结了一样,就像电影或电视节目突然被按了暂停。
……当他走到一半,差不多走到操场中间的时候,这些孩子就像又活了过来一样。一眨眼的工夫就把亨利团团围住了。
罗伯特·基梅尔·史密斯不愧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被冻结”“按了暂停”,仅是几个字就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男孩们看到浑身布满斑点的亨利的惊讶。下一段“又活了过来”“一眨眼的工夫”“团团围住”又马上让这群爱看热闹的淘气男孩生动地跃入读者的眼帘。叙述时,适当的比喻和精准的动词运用,能让文章增色不少,我们也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