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乌合”

作者:刘琦

著有《乌合之众》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说:“群体的智商会远低于群体中每个人的正常智商。”

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为达到与他人相像、投契的目的,就只能拒绝大部分的自我。”

我不解。

的确,独处可以带来冷静的智慧。但智慧,只能来源于个体吗?物各有性,但是否个性就等于“高洁”?而我们大众,真的只能永远“乌合”吗?

想想某些建筑师的风格——夸大个性,一望便知,他们往往在了解建筑周边环境之前便把自己的印记强加其中。然而,真正沉默却智慧的建筑师,如皮亚诺,他们的作品便降低了个性的存在感,更注重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共生。

在这样一个讲究品牌和风格的时代,皮亚诺选择磨平自己的棱角,执着地追求着天空和大地,寻找稀有但温暖的“融合”感,甚至不惜折损自己的“高贵”。这,本就是一种“调和”的大家风格。

标榜自我,独立高标,把自己捧得高高,视脚下芸芸众生为中庸。殊不知,思想观念的价值在与众生的碰撞与融合中才能迸发出新的火花,在追求和他人相像、投契时才更易劫持人们的关注,照亮更为广阔而深远的未来。

古往今来,太多能人志士不愿让公共生活亵渎个人名节,拒绝让公共责任限制个人逍遥。于是,寄情山水;于是,不问世事。他们拒绝融合,也就放弃了改变世界的良机;他们保全了自我,同时也给自己带上了“高尚”的枷锁。人们敬佩他,但并不需要他。

我们不需要一个人仰望星空,我们要有一群人、一个民族仰望星空。社会的向上的确离不开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个人,但历史不是少数孤独者的历史,历史是一种集体记忆,它扎根于众生扛起沉重责任的力量,暗隐于有锋有芒之人适度的收敛与融入,昭显于形形色色的齿轮的贴合与协调。对待异质思维,我们沉思;面对不同立场,我们理解并尊重;偶尔的矛盾与冲突,我们化解为共识。只有这样,个性才能触动社会进步的核心,获得集体的接纳与认同,而不是被判为“另类”、“无用”。

此时的我们,也逐渐同“乌合”剥离,唱出了群众的智慧强音。

鲁迅先生说:“伟大的心灵永远会遭到平庸心灵的激烈反对。”如果我是伟人,我愿意走下高台,聆听不同的声音,用自己的棱角与锋芒帮助这个世界前进,在温和的讨论中让反对声渐渐平息,让高尚的思想成为群众的精神图腾。思想观念进步,大众也不再被冠上“乌”的罪名。

个性不枯竭,融合共相生,低至尘土如我们,也并不低微。

(編辑:王莹)

评点:李仁甫

文章最大的优点是作者具有批判性思维。勒庞“乌合之众”之类的说法,通常被引用来反思流行的大众文化,而作者对此却进行“反思之反思”; 建筑师的风格,夸大个性者有之,而作者却在比较之中肯定皮亚诺式的“调和”的大家风格;人们多羡慕“寄情山水”、“不问世事”者,而作者却提出“人们敬佩他,但并不需要他”的新见;至于直接议论的语句,更是新人耳目,如“我们要有一群人、一个民族仰望星空”“逐渐同‘乌合’剥离,唱出了群众的智慧强音”等。还有,文章完全抛开“观点加例子”的套路,几乎找不到机械式的“整句”,但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