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中的为人处世之道

作者:彭新凤

《菜根谭》中的文字精简非常,字字珠玑。翻开第一页,我就深深地觉得犹如故友相逢,心中别有一番激动。因为我还从未见过任何一本这样的书,教人修身养性,教人交流处事。

古人和今人只是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思想却是古今通用的,思想的魅力便在于其永垂不朽,亘古流传,但凡人仍在思考,走了千万条道路,都走向同一个方向。但细读后,又觉得这位故友颇有几分厌世之感,厌倦名声,“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人活在这世上,名不论好与坏,都会形影不离地跟随着。如果因此而逃离出去,就像是害怕了,退缩这人世间了。如果我的话他可以知道,一定会反问到我无话可说。

我們出生就是人,不是什么野兽花草,人是群体动物,是思考者,要面对因为自己而产生的一切,而不是害怕就厌倦,就逃离这一切,这一切都为你奔来,而你却因为它包含了压力和苦闷,便要逃离。我想的过于理所当然了,可这是我由衷的感触,没有什么人回答我,只有我从这本书里单方面获得的见识和思考。

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万历年已是明朝衰败之期了,洪应明等文人兴许觉得广厦将倾,也为颓势无可挽回,才有如此逃避隐世的举动。闲下来后,便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走过留下来的痕迹,变成了字符化作冰雪和泥沙躺在这本薄薄的书册中,告诉后来人这路有多难走,又或者这路上有什么。不论这书里是不是糟粕混杂着精华,落日时的余晖的光热在里面。它指导着人们,它点亮着这夜里无边的思想旷野,脚下没有路,却有前方。

(指导教师:熊芳芳/编辑:于智博)

评点:莫笑君

一篇精简、小巧的读后感。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小”,读完一本书,也许心中思绪万千,但落笔成章,有限的字数内,一定要落脚于细、小、微处,不然就成了漫谈、乱谈。《菜根谭》里涉及人生的思考非常多,作者选取了一个小的切入点“不要消极避世”,于是正文着重写书中关于“避世”的观点,并结合个人体验,表达了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全文四段内容分明,第一段引出,第二段举例,第三段见解,第四段衍生升华,逻辑清晰、层次有序,且结尾的金句进一步提升了文章的思考力和哲理性,给读者留下了较深刻的记忆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