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制度尊严,让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

作者:未知

从仝卓到陈玉钰,从陈春秀到王丽丽……教育公平不容侵蚀,高考信仰不容冒犯,

必须给作恶者应有惩戒,以彰显法治立场与公平态度

5月22日,因电视节目《声入人心》出名的歌手仝卓在直播中的一次“自曝”,瞬间让“直播现场”变成“车祸现场”:在讲自己的高考故事时,一不小心把当年为了考取心仪的学校,“通过一些手段”将往届生身份修改成应届生的违规操作“抖”了出来,“哈哈哈。最后还是没考上……我就上了中戏。”谈笑轻松甚至捂嘴偷笑的轻佻语气,不以为耻、公开炫耀的得意神态,触碰了公众最在意的高考公平,一时间引得舆论哗然、民怨沸腾。随后,有网友“起底”其父仝天峰任职于山西省临汾市人大常委会,这加剧了民众对该事件的腐败想象。随着教育部发声“坚决追查到底”,此事已经发展成了一起对维护考试规范具有标杆意义的典型事件。

6月12日,有关方面通报仝卓事件调查处理结果。仝卓伪造应届生和党员身份,本人高考成绩无效、大学毕业证书被撤销。从通报“还原”整个过程可知,仝卓伪造应届生身份,果然是其身为官员的继父在暗中“加持”。从北京到山西、陕西,材料经过重重关卡,而关卡却形同虚设,利益者与权力者勾结,要应届便应届,要入党便入党……从仝卓继父仝天峰到临汾市教育局长、延安市人大副秘书长,匪夷所思的情节在权力操纵下一次次上演,弄虚作假的“神操作”让人惊愕不已!

就在最近,另一起西南交大“保研”舞弊“被锤”事件也被广泛讨论。复盘此事,好一个“‘天才少女’从开挂到跌落之路”:出事前,陈玉钰是望尘莫及的“别人家孩子”,小小年龄就发表了“重磅级论文”,最终凭着“优异成绩”保送中科大。但“再美的泡沫,都是一刹那的花火”——不是她厉害,是她背后任职西南交大副教授的父亲厉害,请托同门师弟、教务处尹某,秀出了这么一波任性乱为的操作。可是,教育不是私产,怎么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私相授受?如果,“靠着大树好乘凉”,连“保研”成绩都可以改,那么学习的意义又究竟何在?

与上述两桩事件相比,山东冠县农家女陈春秀的遭遇显然更令人痛心。她在今年5月要报考成人教育学校填报信息时,意外地发現了自己16年前被人顶替上大学的秘密。陈春秀至今仍在疑惑:“为什么偏偏选中我?难道就因为我家在偏僻的小村子?”

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对于很多出生农村或者底层的普通家庭来说,考学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然而,被偷走的人生,是顶替者与被顶替者截然相反的现实对比:顶替者陈艳平由此成了公务员,端上铁饭碗;受害者陈春秀却因学历受限,辗转打工,收入微薄,被推入人生下行线。受害者高考成绩546分没学可上,高考303分的人却顶替她上了大学。教育公平被破坏,也意味着个人公平、社会公平的流失。“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这是10年前媒体调查弱势群体生存状态时,贵州铜仁大寨村贫困农民张中周说出的一句话。这句话曾经刺中了很多人的心。而这些舞弊案毁掉了那些寒门家庭“读书改变命运”的信仰,阻断了他们向上流动的通道,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这又是整个社会公平不能承受之重。而陈春秀已经失去的16年本应更美好、更光明的人生,又该如何计算得失?这个账,那分心痛,永远都无法衡量!

尽管已经通过了曲阜师范大学的成人高考,但已经36岁、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陈春秀,还是向山东理工大学提出了重新入学的请求。从校方以“无此先例”拒绝,到“积极协调,努力帮助其实现愿望”,人们更希望,对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事件的处理和补偿,应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案例——给那些朴素的追梦人最大的救济和补偿,是社会对他们的最大善意。

但是,余波未平,又曝出同在聊城的王丽丽(曾用名王丽)24年前被冒名顶替上中专事件,顶替者陈伟系街道党委党员。而近两年内,山东省内高校就排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

连续曝出的多起招生考试舞弊事件情节恶劣,再次将公众的视线拉回到教育公平的问题上,让每一个信奉规则的人都深感焦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底线要求。如果连高考公平都无法不折不扣地捍卫,还如何塑造公众的高考信仰?

6月29日,山东通报陈春秀、王丽丽两起被冒名顶替上学问题调查结果,共46人受到党纪、政纪和国法处理。其中,顶替者陈艳萍被注销学籍、解除聘用合同,陈伟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陈巨鹏、陈艳萍父女,陈丙苓、陈伟父女共四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只是这几起事件的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对所有涉及教育的违规操作,都必须拿出“零容忍”的姿态,去追查,去纠正,这是对教育公平与规则意识的应有维护。

●媒体评点:一个仝卓,一个陈春秀,他们相似的经历是同样涉及一起不公平的高考事件,但因为两人的身世、背景不同,他们又站在了“不公平”的两端,一个成了破坏规则的受益者,另一个则沦为了不公的牺牲品。当这样的两起新闻同时出现在我们眼前,让人更是五味杂陈……无论中考、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都攸关千千万万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其组织过程是否公平,录取环节是否阳光、公正,直接关系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试金石,也是社会正常运作的柱石。每个为陈春秀、王丽丽呐喊的网民,也是在守护着自己那份对社会的信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这样的中国才是我们期望的中国。(王言虎《新京报》;沈彬,澎湃新闻))

◎话题拓展:被偷走的梦想,被践踏的人生;公共资源岂能为“学二代”定制;教育公平;社会正义;保护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通道;恪守法治,让高考制度像大理石一样坚硬……

(资料来源:《新京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网、东方网、微信公众号“侠客岛”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