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作者:任秋祯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类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阳光。

——柏拉图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当下,写一篇文章。

【名师题解】

这是一道名言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分为两句话“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以及“人类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阳光”。两句话由分号隔开,形式上似乎是并列关系。但仔细揣摩句子,从“情有可原”“真正的”二词可得出,作者更侧重的应是第二句话,我们可重点关注第二句话,进而找到材料的立意。

找到立意的突破口后,考生再认真审读写作要求。要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感想”,意即考生的思考时应围绕材料综合立意,不可剥离材料,无中生有;“第二部分“结合当下”,这一要求对考生写作有较大的限定性,意在提醒考生在综合材料内容立意的基础上还应把材料置于当下的环境去解读,考生在写作时一定不可忽略。

【构思精讲】

名句相较生活中的语言而言,表意更加含蓄蕴藉,考生在理解句意时不能浮于表层意义的理解,应深入揣摩句子深层的丰富情感。要使作文彰显思想的深度,应由浅入深,层层剥笋:

第一层:处理关键语句,缩小写作范围。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在材料作文写作中,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往往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由此,我们认为要准确得出本文的立意,应重点揣摩第二句话——“人类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阳光”。要准确理解句子的内涵,可抓住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性词语。就本句而言,作者要表达的是“成人害怕阳光”这一行为是人类的真正悲剧。句中的“阳光”具有更深层的含义,需要我们重点揣摩。

第二层:紧密关照现实,深化写作立意。

白居易言“文章合为时而著”,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我们在写作时,应关照现实,把触角深入到时代的角落,探及到人们的灵魂,立意时刻体现时代的特色,这样才能使文章增添现实的厚重感。

从“结合当下”这一写作要求出发,我们若把材料置于当下的环境去解读,会发现本题有着深层的现实意义。都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成人在经过生存、生活、工作、压力和竞争等各方面的洗练之后,已经不可能做到对事物最本质和直白的评定。残酷的现实让他们忘而却步,于是他们不断地虚构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久而久之,他们忘记了现实生活,屈从于虚幻无法自拔。活在虚妄里,是人类真正的悲剧!柏拉图正是用“成人害怕阳光”来表达当下人们的真实的生活状态:“阳光”即“光明”,即生活的真相!

【选材&运用】

◇选材

{人物类}

①在人人追求“进步”的激进年代,多少人沉浸在将传统一股脑儿扔进“历史垃圾桶”的豪迈中,钱穆则是少数对旧世界钟情的“顽固派”,他做出了与主流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选择。他自学成才,36岁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和《先秦诸子系年》,基本上解决了“学术界长期聚讼的公案”。在大变局的时代中,钱穆先生思考着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何去何从。但是,他始终相信,没有什么比历史更能寄托中国人的智慧与情感。怀着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他写了《国史大纲》,“我把书都写好放在那里,将来一定有用”。

②1月29日,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中央指导组特意派出督查组,赶赴湖北省黄冈市进行督查,结果在督查组向时任卫健委主任的唐志红了解相关情况时,她却对于黄冈市定点医院收治能力、核酸检测能力等关键数据一问三不知。后黄冈市委研究同意,提名免去唐志红同志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其免职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名言类}

①有时候我们很容易忘记,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在黑暗中蹒跚,突然间一束光照进来,我们反倒开始不停抱怨了。

——《聚焦》

②一个批评者,对于一个公民社会而言意义重大。他可以帮助警惕或者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一件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甚至,这样一个批评者能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是否开明的评判标准。不要把伟大的批评者,当做国家的敌人。

——【美】乔姆斯基

选材亮点:“钱穆”的例子展现了知识分子直面黑暗,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而唐志红的例子反映出疫情时个别党政干部因害怕担责而隐瞒真相的行為,其时新性强,符合材料“结合当下”的写作要求。名言素材中,第一则名言表意较为含蓄,其中的“黑暗”“光”等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反映的正是材料中的“成人害怕阳光”;第二则名言指出“批判者”对于一个国家重要意义,看似与“真相”无关,但深入理解,考生不难明白,“批判者”其实就是对当下保持怀疑,并敢于发声的人,指出了“敢于说真话”的可贵,当下社会迫切需要这样的人。

◇运用点拨:“钱穆”的例子异于材料的“成人害怕光明”,从反面举例,展示出一个“向往光明”的成人,当传统的价值和体系被当做垃圾扔掉的时候,当西学东渐、国学失宠的时候,他却怀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坚持在古籍世界里寻找另一个世界,走完了自己“为故国招魂”的一生。唐志红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在当时疫情紧张的形势下,理应守土有责,卫健委作为职能部门更应积极地发挥作用,其作为负责人,身上担负的重任可想而知。可是唐志红为了保全自己,面对督察组的提问“一问三不知”,因个人的疏忽,可能给一个城市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正是“害怕阳光”的典型例子。考生在写作时,可二者结合,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论证。

名言素材可运用引证法直接运用于文章,但具体运用时,两则名言又稍有侧重:第一则可从现象的角度直接引用,“黑暗中蹒跚”“不停抱怨”正是材料中“成人害怕阳光”的具体表现;第二则名言则从影响和措施的角度引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目前这个变化急剧、事端丛生的发展阶段,缺少合格的批评者,或者缺少对于批评者的宽容态度,将会带来无穷恶果。我们的社会历来缺少对“批评”的集体思考。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有必要从乔姆斯基所带来的信息中学到点什么。

【素材演练】

手握星火,共盼月明

会昌中学 王芳

电影《无问西东》的结尾令人影响深刻,“看到的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的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他们的念头来。”

观诸当下,你会发现:屈从于虚幻、摒弃光明和现实者,沉溺于虚妄里无法自拔,行存于世暗暗度日却浑然不知,沦为世俗里的一粒微尘仍沾沾自喜。当暴露在刺眼的阳光下时,他们所掩盖的、不愿面对、不敢示人的真相将无所遁形。为此,柏拉图纵言:“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类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阳光。”

社会与人相互影响,社会由个体所构建,也由个人所破坏。当时代洪流裹挟着利益而来,许多人不抵冲击,逐流于中。随着互联网普及,媒体借着新技术风口红利,迅速改名换姓,附上“消费”“流量”“故事”的砝码,摆到资本的天平上被人称量。“新闻”本身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属性,却已然被大多数人遗忘。

《茫茫夜》中,郁达夫借于质夫之口,批判当时的中国倘佯着一股污浊之气。那是在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里,对国人沉默愚昧、官场腐败黑暗的愤慨。而当今虽处于和平年代,但在疫情笼罩之下,许多人人性中黑暗的一面,也被赤裸裸的暴露在公众面前。有人在这种万分危急的时刻趁机敛财,有人或为流量或为商机制造煽动谣言,有人撒泼耍赖辱骂一线医护人员……这不可说的种种,在灾难面前纤毫毕现。

选择虚构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的情感态度,无疑是在构筑一种袒露内心阴暗面时的心安理得,开始掩耳盗铃,活在自己的“正确”世界中。这时候黑暗面占据主导,牵动着人们面对问题时的情绪,而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相,却被人遗忘于角落。细思而之,这些情感态度都有迹可循。人是环境的产物,更是趋利避害的生物。当我们在经历过生存和生活的压力后,已经很难做到对事物最本真最直白的评定,钟情于事物背后所裹挟的利己一面更是人们被写入基因的欲求。即使能为之坚持,思想本身的脆弱性也让人不堪一击,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无法脱身。真正悲剧的是,人们被同质化而慢慢丧失自我价值观,害怕面对真相,面对黑暗的另一面,最終造成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在这种自我营造出的“踏实感”下,该如何与自己和解?我们追求的真相,并不是去当一个反叛者逆流而行,而是让自己心底有个尺度去和主流取向保持平衡,有一个让内心平和从容的答案,而不能为黑暗面所麻痹。这是对良知的坚守,是对本真、对真相的足够尊重和敬畏,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我们不能因为在象牙塔里呆久了就害怕面对外面的风声,沉溺于虚妄而无法自拔。生命的原野不应因为那些腻满阴暗的浮华,而失去它原本的广阔旷亮。

“我有势必穿越漫长黑夜的决心,也在积攒见到曙光与炽热光明的力量,因为黑暗中从不缺少前赴后继擎着炬火的人”。正如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无论是他在受到训诫后依然坚守在抗疫前线,还是在险情潜伏之时,就客观公正地披露实情,其中所传递的使命感和勇气,都激励着我们勇于面对黑暗,并以此照亮更多的人。

心中有光,就不惧漫漫长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点亮黑夜的先行者。让我们手握星火,共盼月明。

【教师点评】文章高屋建瓴,在紧扣材料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写出了自己对当下社会的真切体验。开篇名言导入,进而关诸当下,自然地印证了柏拉图的话。接着作者从“个人”和“媒体”两方面对时代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内容上,作者主要使用道理论证,对现象的分析透彻而有深度。同时例证和引证两种论证方法相互穿插,如第四段郁达夫的批判和疫情下人性的黑暗异中有同,古今映照;名言后“李文亮”例子的适时导入符合材料“结合当下”的写作要求,使文章内容充实、文采斐然。

(编辑/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