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C位“收官”,星耀全球

作者:未知

看北斗,是看大国重器,更是看中国不平凡的科技之路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自古以来,北斗如天河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辨明方向,吸引着人们去探索浩瀚宇宙的奥秘。6月23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经过近8天的飞行,卫星成功定点于距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目前,卫星在轨工作正常。

此次收官发射堪称一波三折。之前因2次航天发射任务失利,工程全线进行质量复查,发射时间也由5月调整至6月;6月16日,因临射前发现产品技术问题,发射再次推迟。直到23日终于成功。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其包含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纷纷以单一轨道卫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这种不同类型轨道混合星座设计为北斗系统独有,属于国际首创。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介绍说,北斗导航系统面向国家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时间基准、空间位置基准,对国家的重要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程度非常大。“作为基础标称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如果由别人提供,安全感何来”?而作为国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还拥有众多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所不拥有的优势,短报文服务便是其中的典型。2008年汶川地震时,震中映秀20多小时音讯全无,突破死亡线赶到的部队官兵通过北斗一号终端机第一时间发出了100余字短报文,字字千金。在彼时通信手段失效后,短报文服务成了拯救生命的最后“保险索”。在北斗三号系统中,短报文通信能力从最初一次发送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发送1200个汉字,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有源定位也是北斗三号的一大创举,利用无线电测定技术,其不仅能回答用户“我在哪儿”,还能告诉关注着用户行踪的相关方“你在哪儿”。这项技术在搜救、渔业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千里眼”——因为有北斗,人们的生活更安全、更放心、更有保障。

目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回首过往,北斗一路走來历经坎坷。从1994年启动建设,历经30多年探索实践,北斗人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发展之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句话是中国北斗人感触最深的。在北斗二号研制初期,本打算从国外引进核心器部件“原子钟”,但由于国外技术封锁,最终没能实现合作。怎么办?“六七十年代有原子弹,我们北斗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子钟。”经过艰苦攻关和努力,科研人员不仅攻克了“原子钟”,更进一步实现了核心元器件100%国产化,真正做到了自主可控。

自2000年10月31日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起,中国20年间用44次发射,将4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在星空中织就一张不会迷失的“路网”。这张网是中国人缔结的,也是归于全世界的。目前全世界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所言:“中国北斗,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这是我们的一个期望。”

但这不是终点。2035年,我国还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届时北斗将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媒体评点: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到北斗三号……一代代科技人把梦想化为拼搏奋斗的力量,为中国科技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今天,实现全球星座组网的“北斗”已经为中国航天强国建设奠基,它将继续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为航天强国建设奋斗不止。(仲田,人民网·观点频道;周军,金羊网)

◎话题拓展:北斗导航,大国重器;科技强国;自主创新;中国奇迹;影响与改变……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环球网、人民网、《中国青年》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