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图书的图书馆

作者:王吴军

德国柏林的洪堡大学前面有一个贝贝耳广场,广场中央的方石地面上,镶嵌着一块一平方米左右的钢化玻璃,因为走的人多了,这块钢化玻璃也就光滑了,人们透过它可以看到下面有一个密封的洞穴。这个洞穴深5米,底部是一个大约50平方米的暗室,暗室的四周摆放着一排排木制书架。这些木制书架上原本可以摆放两万册图书,但是现在连一本都没有,这就是“没有图书的图书馆”。

离这个图书馆不远的地面上,并排嵌着两块铜牌。一块铜牌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图书馆,米歇尔·沃尔蔓设计;1933年5月10日,焚书纪念碑,1994-1995年建。另一块铜牌上则刻着:1933年5月10日,就在这个广场中央,纳粹学生焚烧了几百位自由作家、出版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书。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为了巩固自身及其纳粹党的统治,指使其党徒先放火焚烧了国会大厦,接着又下令放火焚烧了进步图书。1933年5月10日,这种摧残进步文化的活动达到了高潮。这天午夜时分,哥培耳策动成千上万名大专学院的学生上街游行。他们手举火炬,高唱歌曲,向柏林市中心的贝贝耳广场进发。在这次被焚烧的图书中,有马克思、安娜·西格斯、史太·凡·海姆、路德维希·霍恩等人的文学作品。

1994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到来,德国文化艺术界人士达成共识,决定建立一座纪念碑,以便后人铭记过去,昭示未来。为了不破坏贝贝耳广场的整体性,人们没有在地面上树碑,而是设计了这个别致的、位于地下的“没有图书的图书馆”。

在记载建造这个图书馆日期的那块铜牌上方,还镌刻着诗人海涅写的三行诗:“这不过只是一个前奏:在焚毁图书的地方,最后也势必会焚毁作者。”

【素材点拨】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书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通道。思想巨擘们的著述滋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智者,而摧毁它們的人必定以蛮横可鄙的形象而被钉在羞耻柱上。同时,不忘历史,记得前路,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贝贝耳广场上的那个“没有图书的图书馆”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这个人类文明史上的“羞耻一幕”无声地警示人类,要时刻珍惜前人智慧、守护真理。

【适用话题】警世;守卫文明;珍惜;尊重历史,铭记过去……

(水云间摘自《知识窗》2020年第4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