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考·致用

作者:傅宝龙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以上是清代学者张潮谈读书问题的几句话。读了这几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至少结合两句话,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

写作指导

近些年高考作文题基本同属于任务驱动这一类型,即出题者都设置了一些有明确情景的任务指令,本题也不例外。“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这一要求表明学生写出的文章应该带有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要求学生写作时要形成独立的观点,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请至少结合两句话,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这就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加工,使之有机关联,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三句写作要求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它既是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对高中生写作能力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对老师平时写作教学的指引。

材料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少年时读书,受到经历、眼界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可能只是从字面上理解文章,可能只能領悟到书中的某个点;中年时读书,人生阅历增加了,所以看到的东西也多了;老年时读书,经历、眼界、学识等方面比之前的任何阶段都来得厚重、宽广,所以从书中得到的也比任何阶段都多都深。当然,客观地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有关系,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也不一定肤浅,关键是要结合人生经历去读,能感同身受、融会贯通,通过细细阅读书中的文字、品味书中的喜怒哀乐,来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真实历史、科学道理、人心人性和审美情韵。

材料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对一个善于读书的人来说,一切都可以是书:山水可以是书,棋和酒可以是书,鲜花和明月也可以是书,我们都可以从中学到东西。学生若能用思辨思维来看问题,便可得出“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应该会读无字之书”这一观点。书分有字与无字、有形与无形、具体和抽象等,而宇宙就像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相对于具体的书本而言,其内容直观、丰富又深邃,包含着无尽的知识。

材料第三句话由三个分句构成,由“藏书”到“看书”,再到“读书”,最后到“用书”,彼此呈递进关系。从这句话看,读书的终极目标是参透其理,读以致“用”。值得一提的是,“看书”与“读书”表面上看似无差别,实则差别巨大。“看”可能只是调动了视觉感官,而“读”调动了视觉、听觉以及大脑对信息的有效加工,继而产生了好与坏、善与恶、明与暗之辨。

这三句话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侧重。学生对其引述论证,或赞成,或否定,或兼而有之,都可以表现出自己的逻辑判断和思维能力。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闭目静思,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东坡在读书时采用的是“八面受敌”法。他认为,读书时,不可能一下子把各个方面的内容都理解吸收了,要逐次去读,分别加以理解。因此,每读一次,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以免分散精力;如果读时还有其他方面的感受,那就再从这一方面读一次。这种方法看起来虽然笨拙,但是,读得次数多了,就可以各个击破。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唯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败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永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所言便历历在目,犹如亲闻。时间淘汰了粗劣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明言(明智睿哲的话)方能经久传世。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一日不读书,心生其尘;二日不读书,语言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狰狞。

——黄庭坚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军:

用书何难 王婧雯

杜甫曾写下“群书万卷常暗颂”的自白,杨绛先生也曾给出“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的忠告,从古至今,知识分子的一生中,“书”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字眼。书籍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思想交流的媒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抽象文字转译为现实智慧的可能。而思考以致用,当是读书的终极目标。

张潮有言:“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的确,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做故纸堆的收藏家,而是为了底蕴的贮藏、性情的雕琢,在一次次思考中挖掘思想的深度。宋儒谢良佐,将典籍倒背如流,却只得到其师程颢“玩物丧志”的评价。过目不忘又如何?读书万卷又有何用?机械地复刻不过是字符的搬运工,书籍给予读者的,也仅仅是作为谈资的趣闻轶事与猎奇心理得到满足的短暂愉悦罢了。看书不难,客观上只需看懂文字,但读书的真正魅力,却在于赋予他人的文字以自己独特的见解。

“比读书更重要的是思考。”叔本华如是说。读书与看书的区别,正在于知识输入后的思考与转化。或暗喻讽刺,或折射世相,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的考量,亦会在读者的思考过程中重现。而个体的异质性,使得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都存在差异,“一千个哈姆雷特”成为常态。也正因如此,读书成了一个再创造的机会,书籍的内涵由作者阐述的单一拓展至读者思考的多元。

诚如星野道夫所言:“不同的人,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透过各自的人生,看到的风景也会有所不同。”年龄不同意味着阅历与视界的不同,因此,对于同一本书,不同年龄的人往往有不同的体悟。张潮对读书“少年窥月,中年望月,老年玩月”的理解也正出于此。但是,阅历是决定读书所得的唯一要素吗?倘若老者读书的收获更大,那年轻人又何必做无用功呢?阅历丰富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理解,减少阅读障碍,但同样也容易导致经验主义的偏狭。国学大师章太炎,一生阅书无数,却曾因“龟甲刻文不见于经史”而否定殷墟的发现。少年在思想疆域中的自由驰骋,同样有可能令人耳目一新。读书所得的深浅,当取决于思想维度,而非简单地依靠年龄阅历。

倘若思考够充分,那么用书何难?书籍最大的力量,就在于能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思考已然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在一次次的辨析批驳、赞成否定中,书中的黄金屋已或多或少与当下的实际生活建立了关联。而现实世界只不过提供了触发记忆的契机。用书,当然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潜意识举动。

只有心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感慨,才会意识到自身阅读的匮乏;只有为那些惊艳绝伦的论断喝彩时,才会感受到自己思想的贫瘠。所以在讀书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要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养分,融进血液和骨髓里,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看书不难,重在思考;思考之后,用书何难?

考场点评

文章语句流畅,言简义丰。作者从杜甫、杨绛的事例切入,进而提出中心论点,即“读书以致用”。随着文章的推进,议论逐层加深,辨析“看书”与“读书”之间的区别,强调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思考以致用。文章思路清晰,论据恰当,能够有力证明作者的观点。同时,作者很好地完成了题目设定的任务,将名言有机结合起来,自然真切而不机械呆板。整体上看,这是一篇合格的考场作文。

(傅宝龙)

以少年之眼读世界 陈长丰

谈及读书,张潮这样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其中,少年、中年、老年,窥月、望月、玩月似乎有层层递进境界渐深的意味。对此,我不以为然。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年龄越大不一定读书越多,但基本上经历的事件越多。当然,“阅历”越丰富,越可能让人们在书中读到经验,读到自己的印证和领悟,更加感同身受,得到慰藉,增加自信,缓解孤独。但是,年长就一定会读得深吗?《菜根谭》有言: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传闻爱迪生晚年极自大,其“你们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的言论令人叹息。可见,若思维固化,不慎陷入故步自封的境地,年龄虽长视角反而单一。我们读书,就像思想假舟楫舆马以行万里,同样是阅历。少年多读书,一样可得书中深层次的共鸣。

相比于望月的深沉、玩月的淡然,“隙中窥月”的画面更使我动容。少年眼眸闪光的好奇姿态,不正是囿于定论的大人们需要找回的吗?我更愿意把缝隙、庭院、台上当作视角的不同。月亮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被云雾暂时遮挡了,读书求学就好似拨开云雾见光明。不同视角的倾向不同,窥探偏向细节,玩赏偏向整体把控。毫无疑问,登高玩赏是思想境界高的表现,令人向往,但也不能丢了最初眯着眼从缝隙里钻出的对每个方块字的好奇。我们念叨着常读常新,旧也曾是新,而记忆里朦胧中微妙不可言说的感觉,往往能成为我们追求理想的原动力。

读书多了、深了,便不囿于年龄,而怀生乎吾前吾后皆从师而问焉的豁然谦卑;也不会拘泥于竹简纸张的载体,而将目光扩大到生活,阅读世界。

又如张潮之语:“善读书者,无之而为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当我们讨论读书时,我们常扩大意义到获取知识。王安石说“致其知而后读”,即扩充知识增长阅历后,读书的能力也会提高。而反过来,读书与格物都是致知的手段。张潮的观点正说明:作为致知手段,书中有山水棋酒花月,山水棋酒花月中也有书。只是俗事繁琐,需要放缓步伐、细化感官,真诚纯粹地对待世界。而这种特性在少年中更常见些。六年级学生小邵在周记《看沙漏》中,将沙粒从一极坠向另一极比作时光的流逝与获得,引来网友一片对他灵气和感知力的惊叹——如今,多少人还会盯着一个小沙漏,又有多少人敢于感慨呢?

毕加索说:“我将用一生去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画画。”在逐渐拥有居高临下的审判能力时,我们也要用一生学习,学习像少年一样好奇地、如隙中窥月般读“书”,并怀有阅读一般的虔诚和专注来体悟世界,永葆灵性与温情。

考场点评

作者开门见山,敢于质疑名家言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读书之深浅不可依年龄判断。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知识储备和写作功底,《菜根谭》、爱迪生、王安石、毕加索等材料信手拈来,丰富了文章内容。善用比喻论证也是这篇作文的一大特点,“就像思想假舟楫舆马以行万里”“读书求学就好似拨开云雾见光明”等,不仅将说理生动形象化,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傅宝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