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守望

作者:王瑞轩

庄严雄伟,恢宏凝重,一座古庙、一角琉璃、一片青瓦,经历过无数风雨的洗礼,依然在天地之间屹立不倒。寄托情思,承载历史,担负使命,它们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守望着。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重重叠叠的檐角,形如黄鹤,傲然挺立。红木橙瓦,流光溢彩,笼罩在烟雾中,犹如仙山琼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你望着眼前浩渺的江河,将自己站立成一位默默的守望者。黄鹤楼的守望,是“日暮乡关,烟波江上”对家的守望,是对涛涛长江两岸,纵横三国的英雄们的眺望。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青砖碧瓦,丹楹刻桷,微微翘起的屋檐,划开天际,伸展出一条条动人的弧线。精雕细琢的栏杆、雅致的窗格和一扇扇雕花的大門一起构成了这庄严雄伟的景象。雕梁画栋,八面凌风,滕王阁的守望,守望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更守望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盔顶,飞檐,线条扬起又落下,屋檐的边缘与遥远的天际重叠。檐角下无数斗拱,撑起屋檐上金碧辉煌的瓦片,几根立柱拔地而起,使整座楼巍然屹立,你坐落在洞庭湖的边缘,遥望着波澜壮阔的湖面。岳阳楼的守望,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幽思,是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赤子之心,更是其承接风云变幻,渴望国家复兴的豪情壮志。

“三大名楼”守望的是中华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丰厚的文化,是古今仁人志士的悲欢离合,家国之思,是今人与古人思接千载的民族精神。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那是一段铁与火的激情岁月,长城在北方大地上蜿蜒蛇行,绵延万里,从此荒凉的塞外与富庶的中原有了一道令人心安的保障。“高阙银为阙,长城玉做城。”千百年以来,长城逐渐化身为中国人的脊梁,傲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长城,从三千年前走来,又走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岩岩五岳镇方舆,八极廓清氛祲除。”五岳与四渎一起,成为历朝历代君王朝圣的终点,也是中华文化发源的起点。“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这些古中国的人文荟萃之地,寄托了太多的传统文化,今天看来,依然厚重。古人敬畏天地山川,同时也信服“人定胜天”,那一座座高峰、一条条河流,承载的不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更是华夏文明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艰辛历程。

长城、五岳、黄河、长江,守望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最纯粹的文化,身为华夏儿女,站在先辈开拓的土地上,我们也理应怀着敬畏之心,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昔人已逝,“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每一个有志少年,都需要振臂高呼:“舍我其谁!”

老师微评:

本文以“守望”为话题,选择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以及长城山川等作为“守望”的主体,表达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感悟,立意高远,角度独特。文章对“守望”的阐释新颖而富于个性,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结尾阐明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增添了本文的现实意义。文中随处可见诗文名句,并且使用贴切自然,能够很好地融入文章,丰富了本文的文化内涵;用语丰富优美,长短句交错使用,表现出较强的语言表现与运用能力。

(指导老师:李国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