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课文的足迹旅行——沈园行

作者:张娟

旅游,不可不去绍兴。因为语文课本一翻,就是半个绍兴。不必说墨色凝重的会稽山,不必说书圣王羲之的寝居,也不必说大名鼎鼎的鲁迅故里,就单单一个小小的角落——沈园,就让你意犹未尽。

沈园是陆游的沈园,是陆游和唐琬爱情故事里的沈园。那里的梅、柳,是冬日灼灼的暖,是夏日冷却的寒,是情爱命运里的纸鸢,是慰藉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逶迤的旷远。

秋末,我们去看沈园。“秋尽江南草未凋”,是的,草未凋,树未老,在这里越发有了醇厚的味道。江浙是曹雪芹笔下的富贵乡、温柔地,也是美人西施的故里,让人情不自禁想吟《诗经》般的句式:“美兮、良兮,不想返兮!”

抵达沈园,是午后,下着雨。秋天的雨,温度和咸度,到底些许苍凉,落下来,荡起淡淡愁霭,是唐琬的意境。

大门匾额上“沈氏园”三个古体字,峭拔古拙,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游园时候的题写。字面斑驳着隐隐的青苔,意在笔先,分外缠绵,当然,那时候的沈园还是荒园,像青春的慌亂。

买票,找导游,入园。园子里面,凛凛阴凉,这种阴凉渗入骨髓。迎面而来“孤鹤轩”,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凝重着黑寒,它是沈园的核心建筑,也是以陆游的诗词命名的亭子。“孤鹤归飞只自伤”“孤鹤三千岁后归”“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陆游以鹤为物象的上乘杰作多达几十首,故“飞鹤”不仅具有了象征,还幻化成一种精神砥砺,成为诗人的灵魂和文化符号。亭子廊柱上篆刻着楹联,慕名前来的游客在两根柱子前点诵:“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乘白絮;六曲阑几多绮思频抛细雨送黄昏。”读起来轻松,但它到底是文人笔墨的乖巧,后代好事者的臆测,像庙堂老僧的偈,一旦入定,万事皆空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苦情剧。说到底陆游和唐琬的故事,是被后人编织的爱情锦缎,当事人被赠的乃是一杯鹤顶红。导游告诉我们:当年的沈园已经没有了一丝踪影,此处的沈园复建于1983年,全部以当年的故事想象而成,如果说还算遗留之物,也仅仅那个“宋葫芦”——水塘,她纤手一指,不远处盈盈一水间:太湖石垒砌成的“宋葫芦”,瘦皱漏透,凹凸有致,与苏州园林有着某种相契。雨悄然地落,池水缄默无言,天空云卷云舒,花木葱葱茏茏;而游人的脚步声、导游的解说声、满园的欢悦声交织——这里,又成了宁静而热闹的世界。

接下来的景点叫六朝井亭,亭阁中央被层层游客围圈,我在人缝里,也伸长脖子,睁大双眸,井罩之下黑乎乎的,像千年的深渊。其实这哪里是被弃置的井水,这是被时光冷却的爱情,只是身在其中的人,有的被呛死,有的被自己救赎,千百年后,供世人醒觉。

终于靠近故事,断壁颓垣处,花叶披拂,两块黑色的壁石分列两边,分别刻着陆游和唐琬的《钗头凤》。传说公元1151年的春天里,陆游为了排遣落第的郁闷,一个人来到了沈氏园,不期然,遇见了已经改嫁的唐琬及其丈夫赵士程。惊愕、无措、避之不及,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之箭,顿然就射穿了貌似平复的内心。正欲黯然离去,唐却差人送来了酒菜。内心无比煎熬的陆游,借着酒精之力,在龛壁上题了这首《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唐琬和的一首,紧随其后: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陆游的怨艾词间自显,只是唐琬所怨者谁?《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她的焦郎却咄咄誓言“吾独向黄泉”,以死明志;而她的陆游,那个缠绵情深、与她“山盟海誓”的人,还是怯怯懦懦地签署了休妻书。事后,他的诗歌蓬勃涌出,终生不歇,流水无声昼夜磨,一直到被索命。这,这就是“秋千索”的“索”!一位女导普通话里镶嵌着吴侬软语,似低调隐忍,似世事洞明,似轻轻关上门走向另一个晨昏,似冯至的“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的理由在吟哦?!

我站在苍老的时间里,与这首诗词久久对视。这种互惜的感觉就像二十年后我重回大学校园,看到百年红楼前的那片树丛,霜皮湿重,黛色参天,其实它的根脉、纹茎哪一缕不见证着青春的疼痛,它经历了多少会错了意的我们的爱情?

陆游先后在沈园写下十几首纪念唐琬的诗词,篇篇情深绵渺。而现实中,唐琬一离开,他就在母亲的张罗下洞房花烛夜了。这种情况可以把 “罪愆”贴给陆母,原罪于封建礼教。可是,我们假设陆游能够做到“弃捐勿复道”,唐琬也未必做不到“努力加餐饭”。我总觉得,古人今人,都应该这样,舍弃就硬邦邦地舍弃,果断地删除QQ、微信、电话,从此陌路。想起《与妻书》,确实写得舍生取义,而又凄恻婉转;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难道不是一篇催命符?据说陈意映女士接到信生下遗腹子后,不到一年就抑郁而终。爱一个人,怜一个人,一定要用笔,像苔、像菌,不停地缠绕,搅索那个人,弄得人家魂归幽恨天?

再次邂逅此诗,我仍坚信:既然负担不了一份爱,保持沉默吧,爱情是一个人的事儿。维特根斯坦说:凡是不可言说的,就保持沉默。金岳霖先生曰:说不得的东西当然说不得。天涯你我,各自安好。

在“陆游纪念馆”里浏览其生平,后来娶了两位夫人,生下九个儿子,虽一生报国未遂,婚姻生活却也繁茂。很多人读到陆游的“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觉得“一个女人死了四十年了仍然不断被人悼念,真是一种幸福”。其实这句话与《示儿》攀联,陆游半辈子秋风铁马塞北,至死念念不忘北伐,这种骨子里流淌的儒家血脉,使他不可能背弃人伦。如果和唐琬重来,他依然不会反抗母亲,更不会有焦仲卿的举动。

有人曾问弘一:爱,是什么?他回答:爱,就是慈悲。所以,当他修行后,妻子遍寻杭州所有寺庙,听说在虎跑寺,可是弘一却连庙门也没让进,他的妻子失望离开,过上了另一段生活。欲解脱自己,先解脱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慈悲。故,弘一是高僧,陆游终是诗人。读陆游晚年之作,或者因为他老了,即将被年华抛闪,其音也哀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此情可待成追忆,诗与文和合,但愿他们在九泉之下指认,彼此再也没有牵挂。

通往东厢刚扩建的园子的大门内,一尊苍老的石头上刻着元好问的《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情爱的佐证吸引眷侣们留影。而一墙之隔的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小卖铺传出凄清哀怨、如泣如诉的古筝,音符是沈园命运的缩影。

出了大门,越剧“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唱词,铮铮作响,充满阳刚之气;古老的护城河里,飘荡而来的乌篷船,年过六旬的老艄公跣足光背,一手撑桨,一足用力,凛然着艰辛……这些是另一种真实,陆游的儒家面目。

凭吊沈园,就像在深山里闻了钟磬,会生顿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