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你就是自己的屋檐

作者:汪微微

【适用话题】原生家庭 主观努力自我修复

重温老片《菊次郎的夏天》,我意外发现它触及了一个当下正热的话题:原生家庭。

9岁的正男阴郁安静,他的世界里,声音、表情和情绪很少,因为生活太空白。而他的原生家庭,也是如此的空白——爸爸車祸离世,妈妈远嫁异乡,他跟着年迈的奶奶过活。所以影片伊始,正男的孤独无处不在又无边浩瀚,随时都能把他吞噬。

这种状态下的正男,很容易让人担心他会长成像菊次郎那样的废柴。

中年大叔菊次郎,外表看起来又凶又猛,其实整个人又又二。他终日无所事事,靠着老婆混吃等死。关于他的原生家庭,电影中只用了一句台词便潦草地交代完毕——自幼被母亲抛弃。菊次郎的现状,特别符合原生家庭罪不可赦的论调。他自己似乎也有相同的认知,一边挥刀斩断和母亲的血缘亲情,一边心安理得且无底线地沉沦。

帮助正男找妈妈,是菊次郎从其老婆大人那里领来的任务。结果还没上路,他便将老婆给的路费连同正男的零花钱输光了。直到他看见正男遭遇流浪汉猥亵,虽拼死抵抗,却不敢喊叫,整个人惶恐又无力时,他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或许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才决定帮助正男。于是,身无分文的两个人开始了搭顺风车寻找正男妈妈的旅程。

与能否找到妈妈无关,这注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奇妙旅程——一个不如意的中年大叔,为了一个不快乐的孩子,贡献了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爱。不能进游乐园,他用绳子挂在树上,做了一架简易秋千教正男荡;垂钓的河中无鱼,他让两个路人扮演八爪鱼逗正男开心;他领着三个成年人,陪正男玩进阶版“木头人”……他讲不出人生大道理,也无力讨好自己和生活,只能倾尽所能取悦一个叫正男的孩子。

也正是在这趟旅程中,正男像从黑白默片中走进了彩色蜡笔画里,色厉内荏的菊次郎也像暮冬的风,阳光晴好时,开始变得温润和柔软。最难得的是,他去养老院探望了母亲。一个没能成为母亲骄傲的儿子,没有勇气走近,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那一刻,他的悲伤实在又具体,却满怀光明。

整部影片中,最值得玩味的一个细节是菊次郎对流浪小说家的态度。当小说家给正男讲北斗星的故事时,菊次郎站在一旁,随着内容的深入,他的身姿越来越恭敬,眼神也越来越敬重。他就像换了一个人,有了敬畏,也有了期待,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缓缓植入他荒漠一般的心里。结尾处,正男欢快地跑向自己的未来,菊次郎如释重负地转向自己的生活。带着原生家庭伤痕的两个人,在这样一个夏天,在共同的相处中,及时地修正并修复了自己,并最终和人生和解。

所以啊,不要被一些消费热点的自媒体号洗脑了,把不幸的原生家庭当作我们拒绝成长的借口,而忽略了自己应该承担的内核。其实,决定我们人生方向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原生家庭,而是我们的选择。记住,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就是自己的屋檐,再也无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司志政摘自《青春美文》2018年4月B)

【素材分析】我之为我,一方面源自于原生家庭的塑造,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我的主观努力。就像菊次郎,在陪伴正男找妈妈的奇妙之旅中,他观照过去,及时修复了自己的内心创伤。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正视过去,摆脱束缚,完全可以走出阴影,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速用名言】

1.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很难成材。——中国教育家陶行知

2.父母要想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中国心理学家 武志红

(特约教师 周长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