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会武术,谁能挡得住

作者:杨杰

【适用话题】思维定式 文化印象 生活乐趣 多元视角

《说文解字》说:“儒,柔也。”“儒”本来应该是指以教书相礼为职业的人,似乎与“文弱”相连,与“武”相对。代表当然是孔圣人。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孔子该是个戴着眼镜、着长襟大褂,温文尔雅的大学老教授,嘴里教你文明做人、谦虚礼让,脸上泛着慈爱之光。

早几年电影《孔子》开拍时,一位名演员因为剧情设计“孔子会武术”而感到荒唐。其实历史上的孔子还真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是个能镇得住敌人的主儿。

先从遗传基因上说起。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三虎将之一。在偪阳之战中,叔梁纥用手举着城门,为自家的士兵争取到宝贵的撤退时间。虎父无犬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是个身高1.92米的大高个。孔子也是能徒手举城门的奇男子。《列子·说符篇》记载,孔子的力气大得能徒手打开城门。《淮南子·主术训》也记载,孔子不但是个大力士,跑得还飞快,能跟野兔争高低。

这样一个威武雄壮的汉子后来开了所民办学校,亲自授课。除了教德育、书法、算术、音乐以外,孔子还教人射箭和驾驭战车。那三千个交了学费的学生,数学真的是“体育老师”孔子教的。孔子是个射箭好手,能射飞鸟。《礼记·射义》记载,孔子有一次射箭,观看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孔子63岁时,还亲自为学生驾车。驾驭战车可不像现在开车那么简单。它是一项专业化的军事技艺。春秋时期以车战为主,驾驭者的技艺高低直接关乎将士的生死和战争的胜负,有着十分繁难的技术要求。一次,孔子弟子冉有为季氏带兵打仗,取得胜利。当季氏问他关于军旅的知识从哪里来时,他说是“学之于孔子”。

这个既能文又能武的老师,在如今看到的孔子像上,只有腰间佩剑能透露出端倪。其实在宋代以前,文人会武功不算什么稀奇事。班超能投笔从戎,祖逖会闻鸡起舞,辛弃疾一边把栏杆拍遍,一边带兵打仗。

2500年过去了,历史大潮反复冲刷,孔圣人磨短了身高,磨去了武艺,只剩下眉毛弯弯的“和事佬”形象。后人把孔子塑造得大德大爱,已具佛性,呆板又完美。其实孔子活泼得很。《礼记·檀弓上》记载,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回答说:我就算睡破草垫子、用盾牌当枕头、不当官,也绝不跟仇人同呼吸共命运。要是让我遇到仇人,不管在衙门还是大街上,抄家伙就打,没带家伙拿着板砖直接拍。

当然,我们现代人还是要讲究文明守法。21世纪版的“能文能武”估计就是会做PPT,能背KPI;脱下西装、摘下领带,还能转身在健身房里做个安静的举铁boy。

(潘光贤摘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11日)

【素材分析】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曾说:人人反对偏见,可人人都有偏见。说到孔子,人们总会想起完美的大儒形象,这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偏见,一种刻板印象。但还原历史中的孔子形象后,人们才发现孔子實际上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这说明,为避免偏见,我们应该多方考察事实,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特约教师 董选辉)

NEW视野

英王理查三世在莎士比亚笔下驼背矮小,手部萎缩,面目可憎。2012年9月,莱斯特大学的考古小组在一个停车场地下挖到一具骸骨。经过严格鉴定之后,确认他的身份正是理查三世。据考证,理查三世身高172cm,驼背,但两臂等长。莎士比亚把他描写成手部萎缩,不符合事实。莎士比亚的写作素材大都来自理查三世的继任者——亨利七世的史官,描述多有失公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