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旅——读《文化苦旅》有感

作者:姚毅

假期,我走近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起初,我不明白,余秋雨缘何将这部散文集取名为“文化苦旅”?

慢慢地,我感受到了书中浸透的苍凉与凝重。越苍凉越刻骨铭心,越凝重越发人深省。每读完一篇或者篇中的一段,我总要静心思考,消化回味,读得费劲、读得沉重、读得震撼……

苦旅,每读一篇,思绪都会随之跌宕起伏

《道士塔》呈现了一段民族屈辱的历史。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被毁坏,作者发出“我好恨”的感慨。恨愚昧无知的道士王圆箓!恨贪婪狡诈的外国侵略者!恨贪图享乐的封建官员!恨为什么敦煌在那个年代就被发现……

《莫高窟》艺术的长廊和观众的心灵长廊,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不断碰撞在我的心灵深处。我想把阅读感受在心头整理一下,可很难,只得一次次对着書发呆。

“既然人们还得返回黑洞,为何还要披荆斩棘地出来?出来,就是要自由地享用这个宽敞的空间;出来,就是要让每个灵魂从精神到筋骨都能舒展;出来,就是要让每个个体都蒸发出自己的世界。”再读,这段文字更显深邃。

就这样一页页、一篇篇地读着。我渐渐明白:苦旅,苦在古人的远离,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文化的传承……

读这本书,心中并不甘甜,因为这里有太多文化灵魂,那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历史古迹背后竞有如此深层的意义,让我肃然起敬;读这本书,不苦涩,因为这里有不少人生真谛,作者才思横溢,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古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评论,我一次次被他的情绪感染。

这本书的味道,就如同一杯咖啡,苦苦的,又带着丝丝的甘甜,细细品尝,回味无穷。再读,再品,似乎又多了一种滋味……

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阅读《文化苦旅》,感受历史兴衰。

教师点评

作者以书名为切入点,记录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惑、感受、困扰、思考。从不明白“文化苦旅”的意义,到“读得费劲、读得沉重、读得震撼”,再到很难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最后“渐渐明白”。“苦旅,苦在古人的远离,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文化的传承……”作者看似对自己心中的问题做出了解答,但实际上,他又不满足于此,他越探寻,这本书的滋味便越具体:心中不甘甜也不苦涩。这是一种近乎咖啡的滋味,值得细细品味。

(叶 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