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载体助丰厚

作者:靳辉

很多同学并不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也不缺少真情实感,可写的文章让人感觉“空”和“虚”。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那么,在写作中有没有一个“支点”能帮助我们化虚为实,使情感更丰厚呢?有,这就是情感的载体——物象。

纪昀说:“凡物色之感于外,与喜怒哀乐之动于中者,两相薄而发为歌咏。”这表明,文学创作往往是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相契合产生的。我们在写作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寻找一种物象,使之或者衬托人物,或者承载情感,或者贯穿全文,或者揭示主题,从而使文章的情感得到承载,使结构更加紧凑,使形象更加生动,使意蕴更加丰厚。

情感载体的选择

凡是世间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情感的载体。

比如席慕蓉的《荷花七则》《野生的百合》和《海棠》,都选取植物作为载体。

比如孙本召的《母亲的菜园子》、舒乙的《妈妈的礼物》、鲁迅的《风筝》,选取生活中的物件作为载体。

比如琦君的《粽子里的乡愁》、汪曾祺的《端午的咸鸭蛋》,借助食物作为载体。

当然,情感的载体远远不止这些,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孩童;可以是君主,也可以是贫民;可以是宠物猫,也可以是流浪狗,甚至是一只可恶的蚊子;还可以是一座山,一片湖,一阵风,一滴雨,一盞灯,一扇窗,一棵小草,一粒沙尘……万物总能在某一特定境况下与我们的情感产生契合,写作者要有意识地挖掘凝聚情感的事物。

情感载体的作用

作为情感的载体,物象本身不是写作的目的,它需要承载并发挥许多其他功能:

1.传递情感。

比如史铁生在《合欢树》中写道:“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儿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很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行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再也看不见它了。”从母亲栽种合欢树到母亲去世后儿子不忍去看合欢树,再到想去看合欢树未果,这棵合欢树寄托了母亲对儿子的期望,也寄托着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恩,一棵合欢树承载着母子情。

又比如席慕蓉的《海棠》,作者读大学时曾买回一大盆棕榈,“母亲把它换成了两盆海棠,放在廊上了。那个下午,对着那两盆红红绿绿、圆圆滚滚的很老式的花,我很生了一阵闷气”。后来,我发现“海棠就是属于年轻时的母亲的花。在北平深深的庭院里,就总摆着好些盆这样雅致而又娇艳的花,少女閑居无事,常会和友伴坐在廊前,一面赏花一面编织着美丽的梦。而春雨就静静地下着,春风就缓缓地吹着……那代的少女没有一个能实现她们的梦。可是,母亲们忍受过来了,而且,也从来没有听到她们在子女面前诉过什么苦。只是,每一次,在看见海棠花时,总忍不住想要买下来”。文章结尾写道:“要买下来的,不仅是那盆花,还有那盆花里的青春,那盆花里的良辰美景,那盆花里的古老而芬芳的故国。而我终于明白了我母亲的心。”席慕蓉对母亲由误解、隔阂到理解、认同的情感变化,通过对海棠的态度变化传递出来。

2.衬托人物形象。

比如孙本召的《母亲的菜园子》选择了菜园子作为情感载体,写出了乡间母亲亲手侍弄的菜园子从开垦到播种再到收获的过程:“被母亲整理好的土地,和我的作业本差不多。每条线,都是一垄菜畦。”“菜园子就是一张明艳的水彩画。豆角开着素颜的紫色花,黄瓜开着明丽的黄色花,青椒开着纯洁的白色花……”“菜园子就在路边,没有防盗的措施。就算有,也就是围上一圈象征性的麻秸栅栏,防点淘气的鸡鸭猫狗。人是不需要防的……”写菜园子的面貌其实是写母亲认真勤劳、随性不计较的性格,因此才有了文中的感慨:“求学的路途极尽贫苦,我也认真地读书,这与母亲有关系”“母亲长满老茧的手一定学过魔术,我不禁这样想”“这样的一种交往,随性溜达,是乡村独特的风景线”。

又比如琦君的《髻》一文,选择女人的发髻作为情感载体,非常恰当。“母亲年轻的时候,一把青丝梳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白天盘成了一个螺丝似的尖髻儿,高高地翘起在后脑”“(姨娘)两鬓像蝉翼似的遮住一半耳朵,梳向后面,挽一个大大的横爱司髻,像一只大蝙蝠扑盖着她后半个头”“母亲就请她的朋友张伯母给她梳了个鲍鱼头。在当时,鲍鱼头是老太太梳的,母亲才过三十岁,却要打扮成老太太”“什么凤凰髻、羽扇髻、同心髻、燕尾髻,常常换样子,衬托着姨娘细洁的肌肤,袅袅婷婷的水蛇腰儿”。发髻能表现母亲的朴实与姨娘的时髦,显示两人的不同性格。母亲的发髻始终如一,表现了母亲保守而倔强的个性。发髻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生的变化。“我再仔细看看她,她穿着灰布棉袍,鬓边戴着一朵白花,颈后垂着的再不是当年多彩多姿的凤凰髻或同心髻,而是一条简简单单的香蕉卷”“我怔怔地望着她,想起她美丽的横爱司髻,我说:‘让我来替你梳个新的式样吧。’她愀然一笑说,‘我还要那样时髦干什么,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姨娘衰老了,不再讲究发髻,流露出人物心境的变化。

3.充当线索,使文章紧凑。

在叙事过程中,某一物象反复出现,贯穿全文。以史铁生《老海棠树》为例,文章开篇写道:“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接下去又写春天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让玩耍的我帮忙,却被我拒绝还指责她自讨苦吃。“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让我帮忙洗菜,我却应付。“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老海棠树”“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我终于理解奶奶的心思:“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我伤害了奶奶,但她“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文章结尾“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老海棠树”成为一条线索,奶奶在树下努力改变自己,不停地劳作,想跟上时代,迷茫时就望望海棠树,最终以作者梦中见到海棠树和奶奶结束全篇,凸显了奶奶的形象和自己懊悔的心情,同时借助海棠树串联情节,使文章结构紧凑自然。

4.揭示哲理,深化主题。

史铁生在《秃梧桐》一文中描述了梧桐挣扎生存的经历。从“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到“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上去好像一棵棕榈树。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再到“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的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到秋天“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玉的干,兀立在惨淡斜阳中。——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但是,我知道明年有春天要来。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秃梧桐”凝聚了“我”对“生命”的思考。如果沒有借助“秃梧桐”这个事物,而想在一篇千字左右的散文里表达如此深刻的主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做到,在艺术感染力方面也会大打折扣。“秃梧桐”这个物象的选择深化了主题。

情感载体的选取和描写要注意

1.寻找情感的载体时,要考虑它与人的相似性或关联性,而且应在文中适当点明。

比如,朱成玉的《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中选择“落叶”作为载体与祖母的特点相契合:①“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②“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祖母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③祖母喜欢在叶子上面写些词句,到了清明,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祖父的坟头;④“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⑤“落叶从不惊叫,像极了祖母的生命姿态”。

2.描写情感载体时,要考虑文章主旨表达的需要,选择与主旨相关的特点来写。

比如写梧桐,史铁生的《秃梧桐》选择梧桐遭受雷劈虫啃后努力生长繁衍,表达梧桐生命力顽强的特点;丰子恺的《梧桐树》主要抓住梧桐的落叶来写:“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片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儿,样子怪可怜的。”作者如此细腻地描写梧桐的落叶,是为了揭示生命无常的主题。因此,选取事物的哪个特点来进行描写,要结合文章主旨。

3.描写情感载体时,可以借助联想、想象,融入作者的情感。

比如黄河浪在《故乡的榕树》中写道:“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作者寻找一个连接过去和现实的事物,以联想的方式调动思维,进行了一次灵魂的远行,寻求失落已久的情感。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系点,正是我想象的故乡的榕树。

4.描写情感载体之后,要与人、事或主题形成关联。

比如贾平凹的《访兰》,在描述山谷里的兰花虽默默无闻却蓬勃生长,为自己而活,有一种纯朴清爽的香味后,又回到对生活的思考上:“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兰花的特点与主题在结尾处紧密关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