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科7门与“创业表现优秀”孰轻孰重?

作者:吴怡雯

最近,浙江某高职院校创业学院一名学生有7门功课不及格,但因创业表现优秀,最后经学校研究破格让他如期毕业,还推荐该生参评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此事一经报道,旋即引起热议。

从网上舆论来看,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这样的决定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持批评意见的则认为学校的做法对其他学生不够公平。在我看来,即便该创业学院主要目标是培养创业人才,但推荐7门课不及格的学生参选省优秀毕业生的做法是有问题的。

首先,学校这种做法不符合程序公平,违反了现行规定。高校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值得支持,但学校有自身完整的课程教学与管理体系。每个高校都有相关规定,挂科几门就不能毕业,这是不可动摇的规章制度,亦是对学生的负责。学生能否毕业是对其大学几年的最终考核,如果“鲤鱼跳龙门”的门槛能随意升降调整的话,那其本身还有什么意义?挂科7门也能毕业,还被推荐参评优秀毕业生,这样的“自由裁量”不利于学校的统一管理;同时,这种破格决定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其次,这一做法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导向,让学生忽视学业。难道只要学生创业成功就意味着学校人才培养已然完成?学生创业或许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一时的成功,但在以后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校的课程就是为了传授经验、传播理论,让学生在日后生活工作时能走得更顺一些、更远一些。当然,现阶段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老套陈旧、教学方式单调,尤其考试方式死板,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对一门课程核心内容掌握的真实水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校真正要做的是调整不合理的课程设置,而不是浪费师生精力,让高等教育体制陷入尴尬境地。

最后,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同样重要,这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必须坚守的基本点。学校既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或是“填鸭式”教学,也不能盲目脱离实际苦钻理论,而是要提倡国际教育界通行的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學”),既“做”又“学”,让学生接受与时俱进的理论,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