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写中秋,为什么王建比苏轼好

作者:沈嘉柯

在我看来,王建的这首诗,是写中秋里面极好的之一。开头第一句说的是“中庭地白树栖鸦”。

一个人如果在中庭去看月亮,说明这是一个孤独的人,选了一个很适合望月的地方。这个人看到的,不只是月亮的皎洁,他看到的是地上在发白。就因为地上的白,更加能够说明天上的月亮是何等皎洁明亮。他写出了天上地下,一片雪白的背景。

在这种雪白当中,却有一棵树,还停着一只乌鸦。树木在夜里,是黑色的。乌鸦就更加是黑色的,于是你看到的是一张黑白摄影照,这时候你可以用来跟苏轼的那首词来比较。

你会发现,在大才子苏轼的笔下,八月十五中秋夜的世界是彩色的。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天是青色的,有一个主角,在那里走动,看风景,顺便赏着月亮,唏嘘人情别离。

第二句是,冷露无声湿桂花。我不知道你闻过桂花的香没有。在秋天,桂花的香是很浓的,那是一种很清冽寒冷的香。这种冷香,又被冷露给无声无息地打湿了!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心态,才能细腻到如此发指的地步?他关心的,注意到的,深入骨髓的寒冷,是桂花的被打湿,是在一个黑白照的环境里面,那种接近人性极致的孤寂。

你再去读苏轼的词,会觉得那应该是一个有体温的人。因为这个人在动,而王建诗里面的人物是静态的,是默默地觉察着这一切,不然他没法注意到无声的被打湿的桂花。苏东坡的词里面写的是“照无眠”,月亮太大太亮,照得人各种思念没有睡意。已经是很好的境界,很高明的笔法。但是王健不着一字,完全就没有提到无眠,写出来的却是一个睡不着觉,在那儿看月亮的人。

“人尽望”三个字,你可以想象出来,很多人,在同一个天空下,仰起头的样子。苏东坡写的是抽象的,具有概括意义的,带着格物致知的总结。就是一首流行歌曲,已经唱到了他的高潮部分。朗朗上口,便于流传,埋头思索还很有道理,非常适合独自一个人唱也适合大家合唱。所以这是直接在抒情。

王建却没法直接抒情。他的笔法,他的意境,已经写到了不能够出现直接抒情的地步,那么清冷的氛围,人自然而然内敛了。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也尽在抬头当中。月亮很明亮,大家都在看,仰头就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已经默默然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对于王建来说,他写下的诗,“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一个疑问。他没有提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他只提到了秋思。

苏东坡跟亲人不在一起,所以写的是给自己的兄弟,所以他是希望能够共婵娟的。王建却是心底一句反问,“落谁家?”一个落字,无处可逃。

月亮引发的秋思,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落到你头上的。月光是无边无涯的,是覆盖你全身笼罩包围你的。

王建从万千广大的中国人集体望月,又回到了个体,回到了某一个家庭的人。人生能不能长久,那是另外一回事儿,也许有的人根本不关心长不长久,已经接受了长久是过高的期望,朝朝暮暮是非常狀态,别离是常态。重点不是谁都有秋思,是秋思落到谁那儿。王建把这种谁都写过,谁都感受过的心境描述完了,就不去管了。这之后的,他留白了,交给读的人去了。百般况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苏东坡的词一定要用来唱,甚至你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唱起来了。王建的这首诗则适合低声念诵,乃至内心独白,只念给自己。如果你曾走到了心中最幽微的地方,你会更加倾向于后者。体裁让苏轼可以充分铺陈叙述故事填词,写出这么一首千年佳作,无数人喜欢。但我觉得王建二十八个字写尽秋思,更好。

(编辑:王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