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 为我所用(一)

作者:汇编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社会反响热烈。

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为作文增加实用素材。

必背句1:“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所讲,这也是他特别喜欢的一首诗,在很多场合引用过。

【典故重温】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典故释义】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画家,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山东潍县担任知县时所写。

“衙斋卧听萧萧竹”:在官府之中听见外面萧萧的竹声。

“疑是民间疾苦声”:“疑是”,用得非常妙。好像我听到的是民间百姓的呻吟之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我们这些地方上的州县小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外面的这些竹子,无论哪一枝哪一叶,都关乎我的感情。

郑板桥写这首诗时,潍县正闹大灾。他让老百姓、灾民参加基建、土建,解决灾民没有粮食吃的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他非常深切的爱民之情。

必背句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所讲。

【典故重温】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

【典故释义】

《管子》是先秦时期管子的言论、文章总集,在《四顺》这一章中讲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指政权的兴废,最终的决定因素都是民心。

必背句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所讲。

【典故重温】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氾论训》

【典故释义】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治理国家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必背句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和师生座谈所讲。

【典故重温】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

【典故释义】

出自《周易》六十四别卦当中的第四十二卦,原文是:“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怎样才能做一个更好的人?看见别人比自己更好的地方,就要向他学习。发现自己有些事情做错了,一定要改正,才能不断地进步。

必背句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所讲。

【典故重温】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王制》

【典故释义】

最早出处是《荀子·王制》,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托船,也可以掀船。

(編辑:于智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