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开跑车家长”回群,变仇富戾气为金钱观教育

作者:红辣椒

跑车本身无罪,看的人看进了心里,就成了罪。从家长群截图来看,矛盾归根到底,还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开跑车接送孩子会引起孩子们的攀比心理”本身就站不住脚。一来,豪车本质上来说也是运输的交通工具,与电瓶车、公交车和其他轿车就功能性来说并无差别。如果没有过分看重跑车的金钱价值,何来攀比之说?二来,孩子们的攀比之心从何而来?来自教育者。如果没有在生活中将跑车高贵的概念传输给孩子,孩子们自然不会有“别人家的爸爸开跑车”的发问。

观点拓展:价值是被赋予的

一件事物本来没有价值,是人赋予了它价值。如何正确认识事物,取决于自己,也取决于他人的影响。回归事物的本源,从本质上认识事物,为事物的价值做“减法”,或许能拥有一双洞察事物本相的慧眼。一味地盲从于他人,只会浅表化问题,甚至迷失自我。正如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头脑的价值也是被赋予的,教育者利害不辨,被教育者怎能拥有清晰的头脑?

此事中的老师和其他家长,不管是从正义出发,还是欺负“有钱人”,都难掩蛮不讲理、道德绑架的事实。若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认为你有钱你该低调,你就该买辆普通车来配合我们,变成了“仇富戾气”,显然就变了味。

观点拓展:个体权利与群体利益冲突

当成为了“少数人”,他的“发声”是否就是“不正义”的?是否就应该被“多数人”的言论围剿?意见领袖的言论一旦形成,在特定范围内瞬间发酵为 “真理”。围观群众盲从言论,抵制、道德绑架“少数人”,迅速完成。一方面是对权威的屈服,另一方面展现的是对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思考力。个人的基本权利在任何时候都值得被尊重,这是生而为人的权利,不会在任何情境和时间场里动摇改变。现在的你如果不尊重,说不定在哪天哪个时候,你自己就变为了“个体”和“少数人”。

不得不承认,炫富现象频发刺激着公众脆弱的神经,常常一经触发就遭集体讨伐,但如果尝试用一种辩证的态度看待“富”,“有钱”并非洪水猛兽。要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仅以防止攀比为切入点实际上是缘木求鱼,防是防不出人才的,更该重视劳动、勤奋、踏实肯干的积极作用,实现从“防”到“引”的过渡。放眼全球,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鼓励打工挣钱;温哥华有民间机构在节日期间,组织孩子自制简单食物在大型超市门口售卖,所获用于慈善事业……相比之下,担心别人家跑车“带偏”自家孩子的思想未免显得格局太小,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也难有长远的眼光与宽广的心胸。

观点拓展:突发事件应对

治水,在于疏导而不是堵截。处理突发事件,同样也是如此。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能产生的,也不是三下五下能解决的。处理者首先要控制自己情绪,冷静沉着,以“冷”对“热”,以“静”制“动”,尽量减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硬态度,以“柔”克“刚”方为王道。其次,需要权衡分析,预见事物好的方面,把事物往积极方向引导。“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不用拘泥于具体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最后让“突发”的弊端转变为新事物好的开端。

“有金钱之外的思想,保留一点值得自傲的地方,人生活得更加有意义。”这是商界超人李嘉诚的职业精神,是家长们的必修课,也亟需成为公共空间最基本的共识。因此,要理性看待富人,探讨什么值得借鉴,引导孩子思想的方向,全盘的否定只能换来无辜的被冤枉者和被扰乱的社会秩序。此次事件是家长和老师纠正错误金钱教育观的机会,更是构建文明社会和包容社会的一面镜子,借此我们需要进行严肃的反思,同时也从中照见未来的样子。

话题解读:在传统的价值观里,我们往往视“金钱”为粪土,安贫乐道才是应有的“正确”价值观,甚至谈“钱”色变,面对金钱如临大敌。莎士比亚也曾诅咒金钱:“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金钱能检验和颠倒众生。但是,社会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先富起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不一样”造成的差异性,让人们一下无法适从。如果仍旧抱着旧的观念,认为金钱就是原罪,那么,只会让“下一代”更加迷茫。面对高速变化的生活,合理的金钱观教育是必要的。但教育的前提,必须是教育者有容天下百事的大格局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简單粗暴的处理问题,不会阻止事件的发展,有时候只会导向事物的反面,产生恶劣后果。

学生运用示例:当金钱成为了我们的奴仆,该庆幸吗?当金钱主宰了我们的生活,该悲鸣吗?

金钱似乎在我们眼中不是做了主人,就是做了奴隶。 纵观古今,不乏“天下熙攘皆为利往”的万家之侯,但也有视金钱为粪土的百室之君。在旧观念中,把金钱看做是对人精神的一种污染和腐蚀,但金钱并非如我们平常所说,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只有对金钱拥有狂热欲望的人,并顺从欲望中隐藏着的自私和贪婪,将其人格、良心和真理慢慢吞噬,最终才会被金钱支配,干出荒谬的事。正如跑车本身无罪,错误的金钱观念使之变了味,让它与其他交通工具产生了一层隔膜,形成了鸿沟。教育者和家长应练就洞察事物本质的慧眼,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而不是一味地抵制,用强制手段让他人改变。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