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自测(十二)

作者:池溪

1.中国古代对人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下面的称谓指60岁以下的有:( )

A.弱冠 B. 不惑之年 C.及笄 D.而立之年

2.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很多来自真实的历史事件,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是( )

A.程门立雪 B.乐不思蜀 C.指鹿为马 D.霸王别姬

3.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下面体现儒家思想的是(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若此则天下治

D.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图中是汉代的传世品“绳纹玉佩”,现收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新疆和田玉绳纹玉佩的中央是双钱结,最上方和最下方是中国结艺中最基本的“平结”。据专家分析,它的佩戴者应该是汉代的女性贵族。请问,“双钱结”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

A.仰韶文化时期 B.良渚文化时期

C.河姆渡文化时期 D.夏朝

5.“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近代“筵席”成为一个词,用作酒馔的代称。但是“筵席”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词。古代“筵”和“席”哪个更长?( )

A.筵 B.席

6.苏轼有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这句诗描绘的是哪个节日?( )

A.重阳 B.腊日 C.除夕 D.中秋

7.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确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七星中哪两颗星连成直线并延长就可以找到北极星?( )

A.天璇 B.天枢 C.天玑 D.天权

8.古代“避讳”有不直称君主或尊长名字之意,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缺笔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呢?( )

A.汉 B.唐 C.宋 D.清

【参考答案】

1.ABCD 弱冠指男子20岁,不惑是指40岁,及笄指女子15岁,而立是指30岁。

2.A 程门立雪是北宋理学家程颐与其弟子杨时、游酢之间发生的事情;乐不思蜀是说三国时期刘禅的事情;指鹿为马是秦朝赵高为乱之事;霸王别姬指的是秦末时候的事。

3.D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的是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其出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道家代表作《老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出自法家代表作品《韩非子》。

4.B 中国古代的编结技法和当时的人佩戴玉饰紧密相关。双钱结已经是当时高度发展的编结技法,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5.A 席和筵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筵比席长些,是铺在地上墊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后来筵字用来表示宴饮的陈设。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中有:“金樽对绮筵。”

6.C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苏诗写的正是除夕的习俗。

7.AB 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8.B 避讳起源于秦以前,汉初尚宽,后来渐渐严格起来。如汉高祖名邦,“邦”改为“国”。《论语·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汉石经残碑作“何必去父母之国”。避讳缺笔,是到唐代才有的。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世”字作“卅”。

(编辑:于智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