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曹原:22岁的博士到底有多牛

作者:未知

2018年12月18日,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周刊发布了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位居榜首的是年仅22岁、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中国学生曹原。

早在2018年3月5日,让全世界学者都望尘莫及的《自然》,竟然一天之内连续刊登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超導的重磅论文。这是该杂志创刊149年历史上的首次。曹原也成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杂志发表论文的最年轻的中国学者。

曹原的贡献在于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他发现了将两层平行石墨烯偏转到特定的“魔法角度”(1.1°),同时温度环境达到1.7K(-271℃)时,就会产生以0电阻传输电子的神奇超导效应。这一个诱导碳原子薄膜产生超导性的研究,开辟出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传输效率,将人类对“高温超导体”107年的不懈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被《自然》周刊称为“石墨烯驾驭者”的曹原,从小就是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的青少年时期过得相当“非主流”:2007年,11岁的曹原进入深圳耀华实验学校小六(2)超常班,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课程。那时候的曹原非常放飞自我,动手能力超强,喜欢做实验。做化学实验所需的硝酸银很贵,也很难买到,他就买来了硝酸,把妈妈的银镯子放了进去,人工“合成”了硝酸银。曹原的探究精神得到学校的“加倍呵护”。2010年,曹原提前参加高考,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考入蜚声中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2014年,曹原从中科大毕业时获得该校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之后,他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自然》杂志的文章写道,曹原认为“自己并不特别”,“毕竟,我在大学里还是待满了四年,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里面一些无聊的东西。”

曹原的实验技巧在研究中至关重要。他在麻省理工的导师Jarillo-Herrero认为曹原在内心深处是个“修补匠”,喜欢把东西拆开重装。“每次我进他的办公室,里面都乱糟糟的,桌上堆满了计算机和自制望远镜的零件。”

尽管年轻又害羞,同事们都说曹原的成熟表现在坚持不懈上。当初,曹原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研究生项目失之交臂,他还是通过电气工程系进入了Jarillo-Herrero的课题组,继续做物理。博士开局阶段,他花了六个月时间研究得到了一份看似令人激动的数据,最终却发现不过是实验设置中的巧合。“他不开心,但他只是卷起袖子继续干了。” Jarillo-Herrero说道。

今年22岁的曹原,尚不知道自己的科研生涯会走向何方,“对于石墨烯的‘魔角’,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而工作之余,他会通过天文摄影进行自我调节。他说,仰望星空时,心就会安静下来。也正是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让曹原始终保持一种平和、沉稳的心态。他时常告诫自己,在广阔的宇宙面前,再多的起伏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1978年3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成立40周年。曹原在《自然》周刊发表的这个引爆全球的研究成果,恰巧成了回馈给少年班40周年最重磅的厚礼。但是,面对如此荣耀,对外,他就说了这样一句简单的话:“一个扎实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的人,未来一定不会太差。”

热议锐评:英雄出少年。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延续了华夏英才的优秀,也扛起了中华民族的荣耀,他已是传奇!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培养出的这些中国好少年,也预示了中国未来的强盛之路!

素材运用:热爱;坚持不懈、安静与沉稳;扎实走好每一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书写自己的辉煌;仰望星空;影响;我的青春偶像;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

(资料来源:《深圳晚报》、澎湃新闻、文汇网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