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坦:隐在“火眼金睛”身后

作者:未知

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对海新体制雷达理论奠基人刘永坦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年82岁的刘永坦有着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典型面孔:国字脸,两鬓花白,目光恬静。难以想象的是,老人朴实的面容背后,隐藏着一段壮阔的新体制雷达发展史。

刘永坦1936年12月出生在南京,自幼饱受流离之苦的他对国难深有体会,“永坦”不仅是家人对他人生的祝愿,也是对国家命运最深的企盼。

1979年6月,刘永坦到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聚集着一大批雷达技术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刘永坦的合作教授谢尔曼就是其中之一。在谢尔曼的指导下,刘永坦参与了一项民用海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研制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传统雷达虽然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不少国家因此致力于研制新体制雷达,从而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中国必须要發展这样的雷达!这就是我要做的!”1981年学成归来的刘永坦,立马开始着手筹备。

新体制雷达不仅代表着现代雷达的一个发展趋势,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也都有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曾经进行过尝试,但由于难度太大,最终未获成果。“大家都劝我说雷达领域有很多的事可以干,为啥偏要干这个?这样的研究风险太大、周期太长,很可能把时间和精力都搭进去了却一事无成。”但是刘永坦不改初衷。

这是一场填补国内空白、从零起步的具有开拓性的攻坚战,“没有谁会告诉你关键技术,只有咬牙向前走”。经过800多个日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刘永坦主持的“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获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986年7月,航天工业部举行了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成果鉴定会。50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原定方案可行,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完善雷达系统设计并建立实验站的条件。

1986年,刘永坦开始主持“新体制雷达研究”。进行雷达研制,研究人员大部分时间要在现场,经常一干就是几个月不回家。作为主帅,刘永坦承担着更加繁重的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困了就在板凳上凑合一觉……在攻克某个关键技术时,刘永坦累倒在现场。他硬是躺在床上,和大家一起“奋战”。1990年4月3日,团队首次完成了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试验。当目标出现在屏幕上时,团队成员们都流泪了!

1990年10月,国家多个部门联合举行的鉴定会宣布:“新体制雷达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199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但刘永坦觉得还远远不够。他认为这些成果倘若不能变成真正的应用,那就像是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好看却不中用。团队成员们也义无反顾地支持刘永坦的决定。“我们想得很简单,就是非常信任刘老师的远见,也崇拜他的学识人品。”刘永坦的博士生许荣庆说。又是10余年的奋斗,2011年,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在我国研制成功,2015年,团队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整个涉及到雷达关键技术都是我们自主创新、自主可控的技术。这是对我们国家远距离海洋预警的一项重大突破。”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感慨,若不是刘永坦当初“破釜沉舟”的决心,就没有如今这支“雷达铁军”。

如今,耄耋之年的刘永坦依然活跃在科研前线上,他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一种无上的光荣,这份殊荣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的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

热议锐评:刘永坦所秉承的性格和情怀是敢于迎难而上、挑战自我的气魄,是困境之中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决心。而这份气魄与决心,不是刘院士独有,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有许多像刘院士一样的知识分子,不惜舍弃名利,只为报效国家。从钱学森、邓稼先到黄大年、南仁东、程开甲——他们每一位,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素材运用:知识分子的精神;迎难而上、挑战自我;把“冷板凳”坐热;决心与气魄;逢敌必亮剑;奉献;热情;奋斗;低调……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人民日报》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