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作者:未知

2019年1月9日,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于敏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是新中国氢弹研究中的关键核心人物。1965年10月,在于敏的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于敏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此外,正是由于“于敏结构”的特殊存在,使得中国低成本保存了氢弹,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氢弹的国家。

于敏最后一次在公众前露面是2015年1月9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亲自颁发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这样的抛头露面,于敏一生只经历两次。上一次是1999年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于敏第一个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科学家发言。

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大场合,因为在此前的年代里,他一直都是深藏不露,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于敏获得全国劳模称号时,他的名字才算真正解密。

其实,于敏自己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他原本以为会在渐入佳境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然而,1961年1月12日,与时任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的秘密谈话,让他的人生改变了轨道,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

当时的研制起点是: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还有年轻的于敏和30多位同样年轻的科研人员,以及他眼中自强不息的信念。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爆炸当量与理论设计完全一样!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如此评论道。

那一年,于敏这个中国自主培养的“国产土专家一号”41岁。

41岁的年轻人,并没有立即收到来自全中国的鲜花或掌声。相反,外界并不知晓谁是中国氢弹背后的英雄,更不知道于敏是何许人也。

时隔多年,于敏华发稀疏,当他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这样的肺腑之言至今仍掷地有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开始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在那些日子,于敏会常常想起诸葛亮,矢志不渝,六出祁山。

1984年12月,西北高原核武器试验场。吃的是夹杂砂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于敏已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站在这严寒的高原上了,他曾在这片试验场休克昏倒,他还记得多年前自己曾在这黄沙大漠中大声吟诵“不破楼兰终不还”。

当时,大家压力都很大。在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陈能宽吟诵起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于敏也来了兴致,一人一句地接下去,狭小的会议室安静的没有其他声响。

到后来,只听于敏一个人在吟诵,“夫难平者事也!……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

那次原理实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中子弹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十年默默无闻,于敏却怡然自得。他喜欢诸葛亮,将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幅字高悬在自家的客厅里。这个内向又安静的科学家,对“宁静”有着自己的理解:“所谓宁静,对一个科学家而言,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

于敏始终守着这一片“宁静”,大声说出自己的良知。他曾在“文革”期间遭受错误批判,“如果我说假话,我可以轻松过关,但我经受不了历史和真理的考验。”

这份“宁静”,让于敏的身影显得更伟岸。当国家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敏说这是集体的功劳,“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多年以后,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同于敏晤面,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时,于敏表示婉拒。2014年,于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又拱手对采访者说:“我只是个过河卒子。拜托了,不要称我‘氢弹之父’,那样我会很难受的!”

晚年,他居住的卧室里依旧是80年代的简易铁床,屋里摆着油漆严重剥落的老式写字台和书柜。客厅依旧悬挂着诸葛亮《诫子书》中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仍然保持着从小的两项爱好:听京剧和看古典文学。于敏虽然爱诗,但甚少写诗。在73岁那年,他却以一首《抒怀》为题的七言律诗总结了自己沉默而辉煌的一生:

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

于敏,绝大多数时候在这个世上“沉默无闻”,是“无轻重”的一叶,但他从未抛弃“献宏谋”的一片丹心。

于敏逝世——至此,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仅余3位在世。

热议锐评:于敏离去,人们在怀念和致敬中,回顾先生惊人的事业和沉默的人生,重温那段艰辛的岁月和不屈的探索,脑补他在黄沙大漠中大声吟诵“不破楼兰终不还”和《后出师表》的场景。有网友留言说:“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追于敏院士这样的星,当然是出于他在我国核武器事業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似乎又不止于此。他在时代的漩涡中如何张弛,在功名和真理之间如何选择,又在时间的巨大馈赠面前如何淡然处之,都让每一个走近他的人着迷不已。

风骨坚韧、不失本真,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家国情怀,也不乏“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的人生气魄,这几乎就是于敏院士所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的共同特质。他们将个人命运和民族兴亡紧紧相连,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成就人生,在实现自我中造福大众。

回望历史风云,他们的价值坐标不曾迁移,他们的信仰始终在场。也许有人觉得谈“责任”“使命”“信仰”这样的大词有点空洞和矫情,但面对社会的喧嚣浮躁,恰恰是于敏的故事,让我们得以暂时停下来,重新审视精神上的困惑和价值观上的迷茫。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于敏的离世,何以引发多个行业各个代际的集体悼念。于个体而言,这些人类星空的璀璨之星似一座座灯塔,照亮了通往“意义”的道路,而在更宏观的层面上,他们维护并构筑了一个社会的精神价值,照亮了通往“梦想”的前路。(王丹《光明日报》)

素材运用: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不屈的探索;人生选择;家国情怀;坚持真理;守护良知;宁静;风骨;奉献;信仰;精神价值;国之重器,民族脊梁;不朽的丰碑……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光明网、澎湃新闻、微信公号“长安街知事”“侠客岛”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