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问”素材运用指导

作者:赵福海 张晗

【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问”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题解】

这是一道哲理言论类材料作文题目。“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材料以此为写作中心,通过对“问”的不同角度的理解,表现出深刻的思想认识。“有人好问,有人不问”,强调的是不同的人对待“问”的态度,无论好问者,还是不问者,都可以分析利弊。“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强调的是“问”的方式,有疑就问表现出及时性,三思再问则突出了冷静与理智。这两个层次,表现出对“问”的具体认识。“问天问地,问古问今”,则表现出“问”的范围,天地、古今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进行了解读,表现出对“问”的整体思考。分析这一材料,可以运用对立统一的方式,对不同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理解,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立意角度一:从整体角度,表达对“问”的认识。问是生活常态,问的过程中,人的思想会获得不断提升。有不明白的问题,就应该大胆去问,甚至不耻下问,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份勇气,才能让自己从困惑中走出来。

选材小贴士:这类素材可以围绕“问”所获得的启迪与拓展组织写作内容。历史上,现实中,很多人就是因为敢于去问,才有了日后的成就。孔子曾经向郯之、师襄、老聃等人发问,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成为后人景仰的圣人。

立意角度二:侧重于对待“问”态度。“有人好问,有人不问”,反映出人们看待“问”的不同态度。好问者,肯定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学识,但不能过于看重问而不去行动。不问者,确实会让思维面狭窄,但也能够于冷静的思考中收获更深刻的思想。

选材小贴士:分析这一角度,可以选择具有辩证关系的素材,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组织写作内容,表达对话题的认识。好问与不问的素材进行对比,好问者的不同素材进行对比,不问者的不同素材进行对比,都可以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立意角度三:从“怎样问”的角度进行分析,表达对“问”的方式的理解。有疑就问和三思再问,具有相对的关系。有疑就问及时,也可能仓促,三思再问可能错过机会,但三思再问也可能会考虑更成熟。该怎样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选材小贴士:选这类素材时,可以通过对具体素材的深入挖掘,从中提炼出能够反映“问”的两面性的认识。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

20世纪30年代,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首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曾经引发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广泛探讨。

素材点拨:生活中的问,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反思。“李约瑟之问”让国人意识到科技落后的现状,最终发奋图强,展示出大国的风采。

推荐素材二: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学医时喜欢问问题。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伽利略带着疑问举手提问,比罗教授不高兴地批评他胡思乱想。“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五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受到校方的批评,但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

素材点拨:好问者能够在认识上更深刻,伽利略通过一系列的问让教授无语,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

推荐素材三:

张载说:“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刘开说:“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素材点拨:这两则名言都强调了问所产生的人生意义。第一句名言突出了问所取得的效果,第二句名言则表现了问与学的关系。

【素材演练】

浙江省新昌中学 求佳洱

在课本上看到朱熹提倡“格物致知”——于探究事物中得到智慧。于是我想,“探究”二字包含的除了好问,还有善问。而所谓的善问就是要在问的过程,有思考的存在,而若想学会善问,也必然要先学会格物而好思。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告訴我们在找到问的方向的同时,其实也提升了自己问的深度和力度,而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为睿智明理。只有问而没有思考,便只是在一个浅层的面上徘徊,无法深入与发展,也无法更进一步。

于是不同的人对“问”有不同的想法。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我无法完全否定“有疑就问”的看法,因为这样我们就不会在重重思虑下消磨了提问的勇气与时机。然而,这也容易使得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不深,致使我们无法真正掌握、吸收问题中的精粹;又或者是导致懒于思考,产生依赖他人现象的产生。因此,在“问”的过程中是需要“思”的鼎力相助的。这就如奥捏格所说,“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没有“思”的“问”,也只是一场徒劳。

可即使善问是如此重要,生活中依然有人喜欢无灵魂式的提问。究其原因,是一种惰性和对走捷径与一劳永逸式教条向往的思想在隐隐作祟,这也是企图用随意方式逃避解决问题的懦夫行为。面对思考不敢迎面而上,可这并不会使我们更轻松。蔡崇达曾感叹,“生活是这样的问卷,你没有回答,他会一直追问下去,而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看不到下一个问题。”逃避善问,会使我们丧失对世界和人生更深的认识。说到底,对于善问的抗拒不过是我们对舒适生活的不舍和对生活的消极态度。普列汉诺夫说过,有教养的头脑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我们要拿出勇气,走出安逸,迎接新的挑战,开拓全新的生活。

当我们真正走出安逸,就会发现我们都可以是在智慧的路上前行的负重者,而这重量,便是“问”的有效质量。我们无法通过丢弃它来使自己前行得更快,相反,只会再挟上沿路的污泥和碎石,加重我们的负担。我们所能做到的,不过是让自己学着去接纳、习惯,最后,我们便不再将其视为负担,而是通往智慧之路上必不可少的磨练。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带着好思的善问,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寻求真理的道路,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像他那样悟到善问之妙。键盘侠也在网络中风生水起,行使着自己所谓的“正义”。可他们不过是借着藏匿屏幕之后的便利与人数众多的优势,不加思索地将自己的愤怒与所谓的“正义感”随意宣泄在网络上。就如去年八月的医生自杀事件,只因键盘侠们不去思考便轻信一方说辞便质疑医生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他们既不知“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也不知善问的前提应伴着好思。

刘开在《问说》中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与“学”总是相伴而来,而问与思也总是相辅相成。有了“思”的“问”,才是一场生命的“善问”。

【教师评点】文章从思考如何正确对待“问的态度”出发,提出了文章讨论的对象,从而更好地回归到了文章想要表达的主题,“怎样问”才是最好的问。开篇以课本中的“格物致知”入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且简明扼要地提出了自己的论点。选用的材料丰富多样,涵盖面广,体现了作者较好的文学积累能力。从历史上的特殊个体回归到现在的社会热点,引发顺应时代潮流的思考,更好地反映出了作者观点之于当下的意义。文章逻辑严谨,结构分明,结尾的收束简洁有力。(指导教师/张晗)

浙江省新昌中学 林侃

读罢上海作家小白的书,我才发现,原来城市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问”中缓缓前行的。

我喜欢“问”的人生。带着“问”去看这个世界,才能让我更好地去学会接触这个世界。我所能理解的“问”,一直都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态度,一种孜孜以求的姿态,和一种由现实出发的诉求。于是我想,问城,问人,问人生。

我要问一座名为上海的城市。

从小在江南的烟雨诗情畔成长,向北的上海,令人熟悉又陌生。小白把上海比作一株在冲击与夹缝中生长的树,伤痕累累却从不被时间所淹没,反而越来越清晰强大,自成一派,这无疑是因为这棵树的支撑是敢问敢言的精神。它不是幼稚,不是无知,亦不是轻浮,而是成熟思考后的一种圆融智慧。毕竟有疑问才会在不断询问自我的过程中进步,也只有在审视后对自身和时代的发问才真正具有推动我们向前的力量。

我要问一问这座城市中的人。

最能衡量一个城市风味的,不过食物而已。于是老上海的最后一位厨神李伯荣,为了他钟爱的食材,“问”了一辈子。那是本帮菜式微的时代,他却用几十载光阴提出一个问题:上海的味觉该落向何处?也正是因着这样的发问,他把本帮菜的味道带回了最初的美好。城市長高的过程中,情怀已经在我们难以发觉的时间中悄然隐退,节奏只会木然地加速而不知品尝的幸福。这个时候就需要发问,不但问路延伸向何方,更要问路的开头,我们为何决意出发。木村拓哉在《悠长假日》里说过,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充个电之后才能卷土重来。发问的过程就是充电的过程,它帮我们更加接近自己,这样掺杂着疑惑与安定的感觉,也可能就是一座城市中人最最向往的味道。

我要问问这座城中人的所谓人生。

问的精神在食物上带领上海追根溯源,也带领它从旧的记忆里谱写新的美好。这是一个永远不缺少故事的城市,但如何写出它的历史,则需要小说家们在真挚的叩问中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从小白的《租界》到王安忆的《启蒙时代》,再到金宇澄的《繁花》,他们在不同的脉络里描绘着熟悉而陌生的情节,却带来了不同的精彩,只因他们的缘起总是扎根于现实对过去的发问。只有在如此推拉中,记忆才会在想象里开出文化之花。生活中的许多人都甘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屈从于标准的答案,而丧失了“问”的欲望,可正是“问”的经历沉淀改变了生活与人生,而那些从不发问的人,只是重复着把时针又拨过一天而已。

原来问城,问人,问人生,不过也是问一个我心中一直疑惑的答案——如何保持着简单纯粹,却让生活更美好地前行。

【教师评点】本文开篇以通过读完上海作家小白的作品出发,引发了一场对于城市的“询问”。在文章结构的选择和行文上,提出了三问,问了一座城,品读了一些人,思考了城中人的人生,从而得到了对于“问”的新的认识。文章举出了多个实例,也从各个方面引经据典,不但很好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又衬托出了自己较好的文字功底,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三问”之间互相关联又层层递进,很好地反映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指导教师/张晗)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