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

作者:洪方煜

在“70后”“80后”的记忆中,不少人童年时光是多姿多彩、快乐悠长的。蓝天、白云、桑葚、沙包、皮筋、知了、蛐蛐……是童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不可磨灭又回味无穷的记忆。而“00后”尤其是“10后”,当他们长大,童年的符号会不会只剩下写不完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辅导班?回味童年的感觉,会不会充满疲惫,充满无奈?

许多专家呼吁:我们的学校教育,要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要多多践行快乐教育的理念,让孩子多些快乐。

一位清华教授愤慨:中国教育最大的骗局就是快乐教育,这根本不符合教育规律,我们许多学校的教育被专家给带坏了。

文本解讀:浙江省台州中学 洪方煜

过重的学习压力,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在这普遍焦虑的教育生态环境里,快乐教育的口号为望子成龙的家长构筑了理想的图景,其流行自在情理之中。但这不过是罔顾中国国情的一厢情愿。从外部环境看,宗法传统下的养儿防老的观念,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对社会保障体制的忧虑,我们的快乐教育缺乏基本的社会土壤;从教育本身来看,在秩序严密、庞大繁复的教育目前,当下的教育不失为最公平正义的权衡,唯有在艰苦中,才能让学生实现价值。

例文:

快乐虽至诚,土壤却稀薄

浙江省台州中学 一考生

贤者言:“教育,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深刻点出了教育的本质:启蒙与引领。而当今的所谓快乐教育,于我看来,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虚伪的幌子,更是学校及机构对电视媒体和舆论随波逐流的从众行为和残渣式的咀嚼。

诚然,快乐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过重的学习压力,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孩子们创造的天性以及童心,可能会让他们其日复一日地制造虚构,学着一些并不实用的知识,成为林语堂笔下“被社会捏成一个形状的成年人”。基于普遍的焦虑,快乐教育口号的出现情有可原,也为望子成龙的家长构筑了理想的图景。

但结合国情来看,快乐教育真的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吗?那些呼吁快乐教育的专家的孩子,难道不是多技傍身吗?

中国是个宗法观念极强的国家,一个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小家联结成一个大家,养儿防老的观念、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注定了我们从襁褓中到步入社会,都无法摆脱父母的期待。“直升机”家长陪孩子跑补习班,益智类产品食品靶向用户为带娃父母群体也揭露了残酷的现实——快乐教育,并不实际。脱离我国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去畅谈去生搬硬套西方国家十点上学、三点放学后踢足球的大话,更是不可能了。即使退一步,让我国社会保障体制非常健全完善,人老时不愁吃穿,在这样完美的未来预期下,那些把孩子含在嘴里、捧在手上的父母想必也不愿放手。

三毛说:“青年人总是过于着急长成大树。”教育体制也是如此。我们应循序渐进,不能在未扎根的前提下就想开花,况且快乐教育决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苏联在一战后曾想以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招致了广大工农的反对。再来看我国的教育体制,标准式考试、残酷式划档,艺术生、体育生也可寻得出路,秩序严密,庞大繁复,它在考生众多的情况下作出了最公平、正义的权衡。毕竟,巴尔扎克说:“事件的结果是因人而异的。”考试没有那么多的侥幸,有才者可以最大限度越过龙门。在激烈的竞争下,说快乐教育,是不负责任的;对于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精神也是一种亵渎。

再者,我们现在的学习状况,就真的不快乐吗?在日积月累中格物致知,在圈点勾画中得到提升,用内在驱动力鞭策自己通过被教育、主动学习成为国家栋梁。“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惠特曼说。抱着实现价值理想的接受教育过程,从不枯燥。纵贯古今,爱因斯坦废寝忘食,钟南山潜心医学,他们是沉默中的爆发之人,在艰苦中实现价值,不屑于温室,不屑于令人懈怠的“快乐”。

快乐教育缺乏深刻的社会根源,也不是教育蜕化的最终形态,其艰于实践且易走上歧路,歪曲教育本义。至于教育的最理想状况,试看祖国繁荣,“沂水春风”。

素材链接:

“神童梦”犹在,谁之过?

《新京报》刊发《全脑开发培训乱象》特刊报道,曝光“全脑培训”培训机构为了招生“各显神通”,额头“吸”铁勺、蒙眼辨色、听音频提升大脑、看掌纹测天赋……在常人看来毫无科学逻辑的一堆“超能力”,都依附于“全脑开发”而生,它们也常常出现在一些全脑开发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场景之中。(选自《新京报》)

的确,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想起前段时间提到的波动速读事件,结果调查发现是一个大大的骗局。同样,这些机构开设的“脑屏成像”“波动速读”“HSP心像力”“HSP创作力”等,何尝不是“换汤不换药”,又是一个个谎言编织的“神童梦”,“神童梦”犹在,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众所周知,有了需求,才会有市场存在。这些“神童梦”的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家长太迷信。家长重视孩子教育本无过错,但一些家长认为学习有捷径,甚至相信这些毫无科学根据的培训方法,原因多方面。一是对教育的过分着急,总认为别的孩子学习更多,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千方百计将他们送到一些补习班学习,甚至学习一些“奇葩”课程,希望自己孩子在教育上一飞冲天。二是一些家长防骗意识薄弱,对这种看起来高大上的广告,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即便心里对其存在怀疑,仍然相信其存在,认为万一成功,孩子便能成为所谓的神童,愿意一试。三是一些家长看到周边很多朋友都帮孩子报名,便盲目追风,随大流帮孩子报名。

当然,家长对教育的着急可以理解,除了家长的主观因素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反思。据报道,“神童梦”有校区仍在运营。这就折射出相关部门监管存在漏洞,未能有效铲除“神童梦”生存的土壤,做到全方位监管无死角,尤其是惩处力度不够,结果导致这些违法违规机构死灰复燃,继续行骗,损害家长利益。

“神童梦”的存在,是教育的痛点,表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现状。但即便如此,家长也不能“病急乱投医”,这完全缺乏任何科学依据,家长还需更加谨慎。那么,如何防止家长再次落入“神童梦”陷阱?在笔者看来,还需从三方面发力。首先,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要随便相信任何孩子成天才的培训。其次,相关部门应该畅通举报渠道,加大对违法违规机构的惩处力度,发现一起要严惩一起,着力消除其生存的“土壤”。最后,相关部门一定在网站、电视、微信、QQ等各种媒体上加强宣传,让群众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神童梦”的荒诞之处,避免上当受骗。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