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爷爷”: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的老手艺

作者:未知

关键词 影响

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陈塘镇幽静的山林深处,锯木的沙沙声与潺潺的小溪流水声相互应和。简陋的竹茅房前,月季花、绣球花开得正盛,一位头戴斗笠、身着朴素唐装的老人正一脚踩在地上,一脚踩住固定木材的绳索,锯子、凿子、斧头、磨砂纸……在他手中用得那样得心应手。

老人名叫王德文,正是最近走红海内外互联网的“阿木爷爷”。“阿木爷爷”之所以被众人关注,靠的是他熟练的传统木工技艺,尤其让外国人惊叹的,是他做的一张鲁班凳。鲁班凳又名“鲁班枕”,是用一整块木头经过锯、刨、磨、钻、凿、抠等复杂工序制作而成的,整个物件没有钉子和其他金属构件。但这对阿木爷爷来说还只是小菜一碟,他做过的厉害物件太多了:用42根榫卯棱、27道锁、4个榫卯柱、1个榫卯基做成的世博会中国馆小模型;会行走的小猪佩奇……与其说这是一個个匠心独特的玩具,不如说是展示中国传统木工文化的样板。

王德文祖籍山东,父亲去世早,母亲体弱多病,他13岁起就辍学做起了木匠。2017年,王德文和老伴一起跟随儿子阿成来到广西,帮忙照看小孙子。闲瑕时,他就在儿子家的车库里鼓捣工具,今天做个小木陀螺,明天做个小马扎,手没停过。从事短视频制作行业的儿子阿成无意间将他做木工的经过拍成视频传播出去,古老的榫卯工艺很快吸引了国内外网友的关注,63岁的阿木爷爷突然成了“网红”,被称为“当代鲁班”。一条10分钟左右的视频,能吸引4000多万网友围观!截至目前,阿木爷爷的账号已有270万粉丝,在海外也有超过百万粉丝,发布的视频累计播放量已突破2亿。“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看我干活,这让我感觉老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阿木爷爷说。

视频里,阿木爷爷通常只在开头打个招呼,便沉浸到木工的世界里。起初拍视频时,阿成出于传播的考虑,希望增加故事和剧情,弱化做工的细节。这时候,阿木爷爷会站出来提醒,要多拍细节,“要让大家看得清楚一些。”父亲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影响着儿子。厚重的木材,用电锯开缝只是几分钟的事,但阿木爷爷坚持用自己的小锯子,费工费力,但更精细,虽然拍成视频并不能看出其中的差别。这是几十年的原则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做工就得实实在在的。”

了解到“阿木爷爷”的制作背景之后,网友夸赞他“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但对于一辈子生活在乡下的“阿木爷爷”来说,他并不懂得什么叫极致,只是永远恪守着当年师傅说的“四不”: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什么网红不网红的,我就是个木匠。”

不论是榫卯技艺,还是其他技术,阿木爷爷都不藏私。有要图纸的,阿成会把父亲画的图纸拍下来发过去;有提问的,父子俩也会一一解答。阿木爷爷说,要让全世界都了解中国榫卯工艺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多数镜头聚焦在他这双手上。这是一双属于老木匠的手:茧子连成一片。一条七八厘米长的疤痕攀在老人的右手臂上,是前不久干活时被热铁丝烫伤的。一辈子和木头打交道,阿木爷爷最了解的就是树,他觉得,人和树一样,扎扎实实、立立挺挺地往上长就行了,身上的伤,身外的名,日子久了总要被覆盖,变成时间的痕迹,“没什么大不了的”。

■热议锐评:在“阿木爷爷”被火热追捧的背后,是世人对传统技艺与文化的认可。一则,老手艺的举手投足之间,多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高光时刻。不用钉子、只用榫卯,牢固构架起建筑、家具、器械,此般智慧令人赞叹;二则,老手艺强调的是匠心独运,万物人为本。后工业时代,相较于冰冷的器械和物件,手作生产中的“人化”基因就显得更难得。倒不是说人类非要倒退回结绳记事的年代,而是不管文明进化到何种程度,用心做事、用情造物,这始终是物质生产的价值底线。

如果说老物件是时间的味道,那么,老手艺就是历史的馈赠。让更多的“阿木爷爷”走到前台来,让更多的技艺坚守被赞赏与肯定,大放异彩的中国文化必会更繁盛、更自信。(邓海建,红网)

■素材运用:匠人的年轮;技艺的坚守;用心做事、用情造物;专与能;快与慢;传统与现代;用心做事、用情造物;老手艺是历史的馈赠……

(资料来源:《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