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出口成脏”的“祖安文化”污染校园

作者:未知

这样的审丑取向,不仅仅是语言习惯,更会深入影响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最近,越来越多人发现,中小学生之间热传和追捧一种号称“祖安文化”的东西。所谓的“祖安文化”,指的是一种以骂人、互喷、“问候对方父母”为主要特征的所谓亚文化。起名“祖安”是源于某个游戏平台中国服务器的讨论区,那里的玩家因为骂人而著称,逐渐“出圈”,受到各路网友的“膜拜”。而随着未成年网民的激增,追求骂人要有创意、脏话要足够恶毒的“祖安文化”,日渐侵蚀部分校园,青少年语言粗鄙现象愈演愈烈。

南京某初三班主任葛老师注意到班上的学生在发生摩擦时常常飙一些“戾气非常重的词”。有些时候,几个学生看表情、看氛围都只是在交流、开玩笑,但口中的词“脏得令人震惊”。葛老师问学生“这是因为什么”,学生不以为然地回答,他们只是在开玩笑,并没有真诅咒父母,都是在网上看来的“祖安语录”。

类似的现象并不鲜见。北京某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发现,一位优秀的班干部在微信群里攻击一位同学时,几十条污言秽语刷屏,很多用词和表述方式让成年人惊讶,学生们却感受到了一种由骂脏话带来的认同感——优等生原来也是“祖安人”。一位中学老师感慨道:“现在的学生仿佛都是‘祖安血统’,布置作文‘给好友写一封信’,动不动就是‘听说你得癌症了?恭喜你!记得请我去你坟头蹦迪!’这都是些什么鬼东西?!”

其实,“祖安文化”这个词本身就充满悖论,那些脏话既无美感更无营养,根本就不是任何“文化”,而是一种语言暴力。但是在网上这种语言却非常流行,最终它弥漫到中小学的现实中,甚至形成了一套脏话话语体系。“祖安文化”的走红,是一个值得探討的社会现象。作为互联网原住民,这一代青少年对网络表达往往无师自通,从刚刚接触到追风玩梗,是个很迅速的过程。尤其是在缺乏足够判断力的一些青少年看来,“祖安文化”尽管出口成脏,却有冲决现有道德规范的特殊“气质”,这种“发泄的畅快、负面语词带来的狂欢”的“魔力”,诱使他们沾染其中,甚至衍生出“归属感”,乐此不疲。

但是,这种恶毒而低俗的“祖安文化”话语体系,破坏了语言表达应有的纯净与典雅。诚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语言特色,但任何时候,脏话都不可能成为优美的一部分,骂人都不可能成为文明的一部分。鼓励亚文化创新,不是要摒弃人们探索数千年的文明规则。正如南京那位葛老师所说,“我是85后,并不是什么老古板。但这种程度的污言秽语,以及他们那种习以为常的态度,让我十分不解。”污言秽语就是污言秽语,我们特别要警惕一旦这些骂人的话成了习惯,长此以往,青少年的表达能力可能越来越贫乏,哪怕形容美好的事物第一反应也是说出个脏字。受语言习惯的反作用,一些“祖安少年”的思维也趋向于极端、狭隘,一人的谩骂引发“病毒式”的复制传播,理性的批评商榷也会被遮盖,从而压缩了正常的讨论空间,导致简单粗暴地表达方式。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每年都会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在近几年的报告中,低俗网络词语的使用情况问题突出,而近来流行的动辄问候祖上“安康”的“祖安文化”,更如“山体滑坡”,将互联网语言的水准拉入谷底。而尚处在三观形成期的青少年辨识力差,对“祖安文化”粗鄙下流的内核本质了解不深,反以无知为傲、以粗鄙为荣。对此,葛老师呼吁:“需要通过教育,树立正确的语言规范,构建互联网文明,要警惕变味的亚文化污染青少年价值判断,而不是顺应这种低俗语言在生活中流行乃至泛滥。”

●媒体评点:语言的魅力绝不体现在剑走偏锋的犀利刻薄上,而是沉淀在文明优雅的表达中。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更要科学而慎重地引导他们“好好说话”。对所谓的“祖安文化”,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警惕,但简单粗暴的禁止其实也是变相的激励。我们必须更加耐心,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为了孩子,我们需要创造更多好的语言以及清朗的网络环境。(张丰《新京报》;荔枝锐评)

◎话题拓展:不能坐视粗鄙的“祖安文化”侵蚀校园;捍卫民族语言的纯洁性;警惕变味的亚文化污染青少年价值判断;文明规则;治理网络生态,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光明时评、荔枝新闻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