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常考词:声音

作者:胡锦辉

中考作文中,除了有对视觉描写能力的考查之外,听觉也不会缺席。“声音”不同于视觉那样直观,灵动跳跃的声音给了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声音也常与回忆相伴,因此从“声音”延伸出来的作文命题也呈多样化的特征。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們的耳朵聆听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花儿开放时伸展腰肢的欢笑声,树上累累果实被摘落时的满足声,父母永不停息的唠叨声,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声……无论是大自然的声音,还是社会场景中的声音,抑或恐怖电影里的声音,只要我们用心聆听,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我们可以以声音为线索展开一个故事,或集中笔墨描写一种声音,又或者借声音描写一个大的场景。近年来,与之相关的中考作文命题有2013年江苏南通卷“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2015年湖南岳阳卷“倾听 的声音”等。

乡音,它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内心,是融入我们血液中的烙印。得意时听乡音,失意时亦听乡音。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乡音都能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指引。关于乡音,你又有哪些想说的话,想讲的故事?请以此展开联想,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解析:从题干中我们便可得出几个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借乡音讲述自己的回忆,它或许是一段童年记忆,或许是一个说着乡音的、让你难忘的人,又或许是让你怀念的邻里关系。其次,乡音“是融入我们血液中的烙印”,我们可以借乡音表达故乡情。此外,我们还可以就乡音的传承问题展开讨论。

泥里的珍珠

文/元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藏着岁月的记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乡音,透着生活的温度。

我的家乡——绍兴,讲的是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吴语。说起方言,我立刻想起乡下的小伙伴阿辉。从小就知道,阿辉的奶奶可是在乡下剧场里唱过地方戏的女演员呢!

晴朗的周末,我独自乘坐公交车去了乡下。阿辉见到我,立马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当他把我带到奶奶跟前时,我却开始紧张起来。还好,阿辉的奶奶耐心而慈祥。她告诉我,绍兴的地方戏莲花落就是用方言表演的,里面的念白、唱词都是很地道的绍兴话。她拿我举了个例子:“比如,你小时候调皮,我们方言就说你‘是只小猢狲’,要‘巴掌吃个’才听话。”说得我和阿辉都笑起来。

为了满足我的调查需求,阿辉的奶奶还特地带我们去了一趟剧院。参观的过程中,我问阿辉奶奶,现在的乡音文化传承怎么样?阿辉奶奶的脸上瞬间聚拢起一团愁云,她说,现在很多家庭从小就让孩子说普通话,就算说方言,也不标准了。但幸亏有“鲁迅”这个文化符号,所以每年镇上举办主题文化活动时,莲花落等地方戏剧也有了登台的机会,使得方言文化能得到传承。

我站在空旷的剧场里,看着落灰的道具和地面,不由得产生一股伤感。想想我自己,似乎也已经习惯说普通话,好多想法都无法用方言表达了。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多说方言,把故乡最宝贵的文化学习好、传承好!

剧场里保存的书籍都比较陈旧,没有专门的方言类著作。这时,阿辉奶奶一语惊醒梦中人:“干吗一定要找书?你跟我们多讲话不就是最好的办法了嘛!”

和他们的交谈中,我明白了一些常用方言:比如“床”,我们叫“眠床”,瞬间就想起“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比如“碗”,我们叫“碗盏”,传递着易碎又光洁的质感;还有“中午”叫“满昼”,光从字面上就能想象出天空被阳光填满的灿烂景象……

家乡的方言,听着很土很小众,却像一粒粒泥里打滚的珍珠,捡起来,闪着童年的泪、旧日的光。我愿把它轻轻擦净,一生珍藏。

点评:作者巧妙设置的“阿辉奶奶”这一人物,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不仅将作者故乡的乡音生动地展示在了我们面前,更揭示了“乡音传承”的危机,引人反思。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