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我来说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作者:未知

考生观点

今年全国卷Ⅰ作文题,以时间为线索罗列了2000年至今的大事,要求考生选择一个角度,给2035年18岁的他写一封信。这道题出得很有创意,也贴近生活,给予考生很大的想象空间。这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既是一次表达个性的机会,也是对我们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次不小的考验。

总的来说,这次作文题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它符合时代主题,又在往年的高考题上加以创新,新颖别致。

——杨佳慧/山西考生

我是浙江考生,看到作文题当时挺蒙的。题目中提到浙江精神、浙江人书写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新起点对人生的看法,这启示考生要关注地区的历史文化,不能像我一样只知道马云。据我了解,很多同学的关注点落在了最后一句——对人生的看法,没怎么提及浙江。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考生应该注重对题目的分析,既然试卷花了很多笔墨写浙江,我们就不该忽视它。

——浙江考生

北京卷的作文题这几年一直都是命题作文,今年延续了这个传统,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我平常比较关注时事,尤其关心环境问题,所以我选择了“绿水青山图”一题,写起来觉得有话可说。

——北京考生

教师观点

2018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一改近两年来从学生自身出发写文章的思路,快速完成从生活到事业、从个人到国家、从历史到现实的宏观作文思路的切换。这个文题的写作能大能小、能厚能薄、能古能今;它既能写个人生活学习中的琐碎事,又能写纵横古今胸怀天下的大作为,是一个有弹性的好题目。

中国历来是个重视“器”的国家,据说甲骨文中最多的字就是各种“器”的名字。自石器至陶器至青铜器,自大禹至商周至汉唐,我们历史上有数不胜数的各种“器”,蔚为壮观。从先民吃饭的陶器到大禹镇住九州的铜鼎,从祭祀天地的祭器到秦始皇“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璽,各种“器”不但是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还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

古人谈论“器”时,不单指生活中有实用功能的物品,更比喻君子贤才应如“器”一般有内外兼修文质彬彬的品德才华,有放眼天下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国之重器”。

在当下这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新时代发展观的背景下,如果学生能够联系古代先贤事例,结合现实形势,联系自身生活,写出对于“器”的新时代下的感悟,写出对于那些“国之重器”(人物和成就)的热情讴歌,将会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孙超/天津语文教师

江苏卷的“语言”则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生活,广泛深入理性思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实,从有形到无形,从有声到无声,从科技到艺术……“语言”形态繁多,涵义丰富。从“教”的层面看,对“语言”的思辨也是对近年来语文界“教什么”“学什么”争鸣的最好回应,高度对接2018年新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内涵,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

——程振理/江苏语文教师

全国卷Ⅰ很明显地体现了国家意志、政治理念对高考作文的引导。如果考生在此之前关心国家政治、时事新闻,关心近期国家出台的重要文件,如《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日)等,本材料所展示的话题应该是大有可写的;如果考生对这些话题是熟悉的,或曾深入学习,那更将大有作为。可以说,这道题是对这些考生的褒奖。这样的命题导向,早在2018年3月3日国家考试中心领导姜钢和刘桔共同署名发表的《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一文中已经体现出来。

不过,这次作文既然是大众话题,虽然容易写得“对”,但不容易写得“好”,更不容易写得“妙”。若要胜出,还要兼顾材料诸多信息,在保证立意稳妥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表达,在语言运用、结构安排、材料选择等方面下功夫。

——王兆芳/福建语文教师

网友观点

@正常人办不出这种事儿:今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是“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而三小只在2018年春晚上的演唱曲目是《我和2035有个约》,易烊千玺押题成功!果然还是央视会画重点,2019年的考生千万要记得关注春晚呀!

@太阳_Anmom: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我大江苏语文卷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南晨:还在上高二的我看了瑟瑟发抖,明年……

@PJ:最大的感受是,还好,我不用再考了。 媒体观点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一道很温暖的题目,体现了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从“需要”到“被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价值,体现了命题者对“零零后”的殷殷期待。

——东方网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总体来说比较强调贴近现实,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命题的思想导向很注重立德树人。内容要求都紧密贴近时代,考生也有话说。许多考题都要求写议论文,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辨能力,而这往往是语文教学的“弱项”。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可以引导这方面的改变。

——《人民日报》2018年6月8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