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

作者:赵子墨

阳光是温暖的,但它比不过母亲手掌的温度。

我呱呱坠地那年,母亲风华正茂。她抱着襁褓中的我,牵起我的小手轻轻摇晃。我是个爱哭鬼,整夜整夜地大哭大闹,可母亲耐心的手轻柔又温暖,源源不断的热量从她的指尖传递过来,摇晃着,摇晃着……渐渐地,我停止了哭泣,也松松地回握母亲的手。这时,母亲总把我们相牵的手摇晃得更起劲,还一边做鬼脸逗得我哈哈笑。那年,母亲的掌心里都是宠溺的温度。

我梳起了童花头那年,母亲年富力强。出生以来的第一次,她要离开我身边,去外地访学。临走前,她牵着我的手,又摸摸我的小脑袋,平时温柔的表情添了严肃:“宝宝,在家要乖,等着我回来。”我抬头望进她的眼眸,又攥紧她的大手,微微哽咽着说:“我们拉钩。”母亲伸出另一只手的小手指,说:“好的,拉钩,妈妈回来给你带礼物。”说完,她的眼眶也红了。拉完钩抽出手,母亲一边擦着眼角一边匆匆走了。那时,母亲的手指勾住了承诺,也勾起了我的思念。

我戴上红领巾的那年,母亲三十五岁,神采奕奕。去报到那天,母亲为我扎好马尾辫,牵起我的小手,伴着我“咯咯”的笑声,将我送去学校。一路上,我握紧母亲的大手,她的手坚定、有力,给我信心和力量,我不再害怕。在母亲的手的牵引下,我叩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

我一年年长高,母亲的手也渐渐变得对我来说不再巨大,但不变的是她手掌的温度,永远向我传递着源源不断的热量。我可以自己参加夏令营那年,母亲年近四十,韶华不再。她为我收拾好行李,临行前,牵住我的手,一遍遍地叮咛又嘱咐。我坐在大巴上透过车窗回望她的身影,手心还留着母亲手的温度,那只手已经褪去了柔软,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一如那身影中饱含着的沧桑。

我小学毕业那年,和母亲一起漫步在旧金山的街头。夕阳西下,我追着自己的影子,笑着跑在前头,回眸一瞥,便对上母亲温柔的眼眸。这次,我不必再仰头。我咯咯地笑着,这次,轮到我,牵起她的手。母亲也笑了,开心地回握住我的手,我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跟着两道狭长的身影,站在山顶远眺着夕阳下的金门大桥,坐在沙滩上仰望着落日中的沙鸥盘旋,一起欣赏着斜阳……

我上初中了,稀少的假期里,经常陪母亲逛街。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母亲斜靠在我的肩头,就像我当年依偎在她的怀里一样。我牵起她刻满岁月痕迹的手:母亲的手经过时间的洗礼,已经不再是十多年前轻柔的样子,但我的手永远记得母亲的手的温度。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感受到熟悉的温度,就好像抓住了从指缝间逝去的流光。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这飞逝的流光中,所幸,能紧紧牵住母亲的手。(指导教师 赵志霞)

>> 點评

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回忆了母女之间的多次牵手,以“牵手”为线索,行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而且突出主题。随着时光的流逝,“牵手”也巧妙地转换,即由母亲牵“我”的手,转换为“我”牵母亲的手。这样的转换不仅代表着母亲的渐趋老去,“我”的悄然成长,更突出了母亲对女儿的疼爱,女儿对母亲的照顾、陪伴。简洁朴素的语言中饱含深情,读来既不矫情又温暖人心。母女之间的关爱,就自然而然地让读者感动了。

>> 本文适用考场仿真试题

请以“母亲/手/陪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