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郦道元

作者:房昊

【适用话题】正气 理想与现实书生意气 乌托邦

从前有个书生,他爹是那种白衣飘飘的乱世谋臣,跟着将军三言两语,就打下了山东。书生就生长在山东,脾气却一点儿都不像他爹。

他爹常说,人哪,该隐忍还是要隐忍,该腹黑还是要腹黑,等时机到了弄死他个龟孙。书生就不这么想,书生刚正,严肃,说不行,真碰上作奸犯科的,我上来就要把他弄死。

他爹说:“你这样何苦呢?”

书生说,你晚弄死他一天,就多一天有人受苦。

他爹就叹气,摇头,说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大仁大勇的儿子呢,我看我家的血脉是保不住了……后来,他爹去世了,守孝三年后,书生开始当官。几经起落,书生来到了北方边远地区。那地方胡汉交杂,贼不好处理,书生到任之后不管这么多,谁犯事就办谁。还办得贼狠。三年以后,作奸犯科,凶恶匪徒纷纷拉着自己的兄弟溜了。书生望着天,笑说,老爹,你看我干得不错吧。

这会儿书生才二十七八,正是志得意满,觉得天下无不成之事的年纪。后来书生赶走了恶人,又兴办教育,一时间风生水起,朝廷十分欣赏,就把他调到了外地。书生到了什么地方,就把脸一板,死命办那些搞事的权贵地主。

然后,就被人给搞了。权贵们不自己告书生,毕竟书生有家世有才名,他们鼓动蛮人去告,说书生执法严峻,这就是损害了民族感情啊。书生遂罢官。

那几年书生比较低落,喝点儿小酒,周游天下,得了空就随便写写书。直到天下又有乱事,朝廷才又起用了他。那是一波叛乱,朝廷本来准备让书生处理一下边陲的后勤军务,叛乱一来就顺便让书生直接领兵杀敌了。但是,算了也别但是了,书生领兵打仗,说上就上,还偏偏打得赢。这书生怎么也得高升了,书生几经沉浮,从兵荒马乱里杀出来,再一次回到京城。

京城不比外地,权贵更多,恶事也就更多。有时候书生会望着天,想他的父亲,他想父亲说得对啊,自己如果不忍一忍,恐怕会有大祸。

然而书生还是忍不了了。他浪迹天涯时认识的朋友进京找他喝酒。朋友说,你知道丘念这个人吗?书生:听说过,好像跟王爷关系不清不楚。朋友说,还不清不楚,就是王爷的男宠,最近朝廷要选官,这小子软磨硬泡,让王爷把这差事给他求来了。从此,给他钱多的当大官,给钱少的就小官,就在王爷给他买的宅子里交易,这谁敢查啊?

书生拍案而起,怒道:“我查!”一把年纪了,书生还是憋不住,如果他爹在天有灵,此时或许欣慰,或许叹息。那年,书生在丘念往返大宅和自己家里的路上埋伏,一举抓获了此人。奈何王爷跑到太后面前哇哇地哭,这事朝廷就不打算追究了。书生长叹口气,说不该是这个道理。于是手起刀落,在放人的命令抵达之前,把丘念给斩了。

京城哗然,书生名动天下。只是这离书生的结局,亦不远矣。

那年又有叛军坐大,满朝无人敢去对谈,王爷就在这个时候举荐了书生。书生只有去。他不去,他就不是个黑白分明的书生。他刚离开京城,王爷就给叛军送了信。大意是,我们就是要弄死你,没得商量。

这还谈个屁,叛军围住了书生,刀枪剑戟,都闪着森森寒芒。他们说,狗官,你就要死了。书生面不改色,甚至还破口大骂,说你们助纣为虐罔顾苍生,有多少人会因你们而死,有多少血又要白流,打完这场仗,什么都不会改变,什么都不会变好。

奈何人们只想从一个乱世,向另一个乱世里逃。

他们听不懂书生的话,他们想,这个狗官好像跟其他的狗官不太一样。但他又不能给我们钱。于是手起,刀落,书生大好的头颅被热血冲上了苍穹。

很多年以后,或许有很多人看不起书生,你我都不是刀下瑟瑟发抖的百姓,在乱世之中,谁不希望遇到的是这样的书生呢?能早一分出手,就早一分出手,能多救一人就是一人,只可惜那个世道不太平,他为自己心中的道义而死。若是太平盛世,未必不是另一个包青天。

他的名字其实大家应该都听过,那年他浪迹天下,写过一本书,名叫《水经注》。

他叫郦道元,许多年后,人们已经忘记了他的热血和道义,也忘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无力,只有他胸中的山水,不休地流淌了千年。

(摘自知乎网)

素材任意门·《水经注》的影响

《水经注》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吸收了《水經注》的艺术滋养。宋代人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这是苏轼对《水经注》文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的赞赏。郦道元写景优美,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或用白描,或施浓彩,疏落有致,都能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意境。文章清丽,富于变化,确实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著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