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天生的贵族

作者:王平

在一些历史古装电视剧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后宫中的起居、坐卧、把玩等各种器具大多是一种红漆木器,而非金银珠宝?去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你看到宫廷内各种用具摆设器物最多的也是那种红漆木器。这种红漆木器被称作“剔红”,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品,远比金银珠宝贵重得多,那可是奢侈品中的贵族。2017年5月,在英国伦敦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拍卖会上,一件元末明初剔红花卉纹大盘拍出了1568750英镑(约合人民币1400万元)。

“剔红”何以如此昂贵?这就不得不说它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了。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是中国漆器工艺的一种,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至一定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事实上远不是说的这么简单。首先,既然是漆器,就少不了用到漆。剔红使用的天然漆取自漆树,需要用特定的刀子将树皮划开,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住。生长了16年以上的漆树才可取漆,一棵生长20年的漆树,一年的产漆量也不过250克。原材料如此来之不易,所以剔红注定是天生的贵族。

有了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它的制作工艺才是压轴大戏。剔红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纹样。涂漆就是一道繁杂的工序,必须用真丝麻团沾染,以旋转揉捏的方式在胎型上擦拭。每一分力道都需拿捏准确,才能均匀上漆,相当不容易。涂完一层后,得等它干透,才能涂抹下一层。制作一件剔红漆器,少则八九十层,多则两百多层。每一道漆层都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只能慢慢等自然阴干。完成一件剔红成品,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想想,这该有多么不容易啊!

更不容易的是“剔”。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曾这样解释“剔”:“以硬碰硬为雕,以硬碰软为剔。”汉字就是这样奇妙,一个剔字,既解释了剔红的制作方法,又道出了剔红制作的不容易。以硬碰软,是指剔红雕刻制作工艺——用坚硬的刀子在漆将干未干、呈牛皮糖状态时进行雕剔。漆干则脆,一剔就裂;漆湿则黏,沾刀无型。素胎上涂一层漆后,雕刻师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其将干未干时进行雕剔。这个过程非常考验工匠下刀前的设计构图和刀功,要出刀无悔,运刀如笔才行。一刀出错,前功尽弃,不管你制作到了哪一步,这件漆器都无法挽回了。

此外,从工匠手里出来的崭新的剔红器具还不算最后的完成品。因为新制的剔红作品,颜色过于明艳,略显俗气,还不是它最好的状态,还需要使用者双手摩挲,歷经时间打磨,才能呈现成熟温婉的红,剔出的纹样才能活灵活现。也就是说,剔红必须使用多年,才能历久弥新,光彩照人。想想看,这剔红是不是比金银珠宝更不易得?

你也许会问,既然能剔红,那能不能“剔”别的?当然可以,根据漆色不同,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等都是有的。剔红技艺起源于唐朝,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因明朝皇帝姓朱(大红色),所以剔红受到宫廷专宠,就发扬光大了。加之早期流传下来的其他作品很罕见,于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剔红了。

(张晓玛摘自《知识窗》2019年第1期)

素材任意门·法国年鉴学派的抗争之路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红雕漆(剔红)牡丹圆盒,盒盖里面刻了一首乾隆皇帝御题诗:“漆已十人谏,加雕应若何。增华惊后世,信鲜挽回波。花映祥曦暖,叶承瑞露多。细针镌永乐,谁与护而呵。”就是对剔红的赞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