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水很深

作者:老猫

按现在的说法,“吾”和“我”算是同义词了。其实,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宋朝有本《四书笺义》就说,“吾”是对自己说自己,比如“吾有知乎哉”;对别人说自己则是“我”,如“有鄙夫问于我”。这里面的差别挺微妙的。不过,这不算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现在很少用“吾”了,这种细微的差别,当个小知识知道也就行了。

写信的时候,熟人之间往往不署名,最后写个“知名不具”,透着一种亲密。不过要在唐宋时期,“不具”这个词不能乱用,只能是长辈对晚辈说,上级对下级说。那要是反过来呢?位卑者对位尊者,要用“知名不备”。同辈朋友之间,只能写“知名不宣”。宋人魏泰在《東轩笔录》里,就讲了这样的区别。魏泰说,从字面看,这三种写法也看不出有什么轻重之分,也不知道是谁定的,“而举世莫敢乱,亦可怪也”。还有两个古装戏里经常用到的称呼,就是“老爷”与“大人”。细说起来,“大人”这个称呼,在明朝以前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明朝官场要称“老爷”,但也有很多区别。外任司、道以上的官员,称“老爷”,而相对低级别的官员,要称为“爷”。至于乡绅、地主之类,那是不能称“老爷”的,只能称“老爹”。有趣的是,如果当爹的已经是“老爷”了,那么儿子无论官做到多大,别人也不能叫他“老爷”,只能叫“大爷”。

而“大人”这个称呼在清代早期还不被接受。清代的《柳南随笔》里说,有个县丞叫李玉森,见到朝廷来的巡查官员时,称呼对方为“大人”,对方还生气了。李玉森解释说:“大人这个称呼多美啊,不用来称呼您,这个词儿就贱了。”说完对方脸色立刻就转好了。

后来“大人”就逐渐普及了。总之,“张大人”“李大人”什么的就叫起来了。不过有一点得注意,“大人”还是官员之间的称呼,吏员(政府聘任的无功名的办事员)和老百姓,一定还得叫官员为“老爷”“大老爷”。

在古代,即便在一般老百姓之中,也有些区别人的称呼。例如男青年就被分成两种。学习好的、家里有背景的文艺男青年,会被称为“秀”,如张三秀、李五秀,这个“秀”字一度成了男孩名字中的常用字。而普通的男青年,就叫作“郎”,张三郎、李五郎。慢慢地,“秀”这个称呼,变成了女子的代称。北宋建安有位姓徐的女子,写了本书叫《闺秀集》,从此会吟诗有文化的女孩子,就叫作“闺秀”。再后来,女性基本上抢走了这个“秀”字,男性就不怎么用了。

还有两个常用称呼:老师,同学。其实这两个词都是明朝才有的。在明朝之前,人们称呼老师为“先生”,可到了严嵩掌权的时候,情况变了,阿谀奉承的人把严嵩叫“老师”,再肉麻的,则叫“老夫子”,言外之意严老师道行和孔圣人并肩。

至于“同学”,则出现在明末。这以前上学,一个老师教的,叫“同门”,同一届考生,叫“同年”,没有叫“同学”的。当时的精英黄宗羲在一首诗的注解里写道:“同学之称,余与沈眉生(沈寿民)、陆文虎(陆符)始也。”看来“同学”这个词不错,很快就被大家用开了。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称呼。文艺作品不是史书,可能用错了大家也不知道,反正不当真。不过要用对了呢?那显得自己多严谨,多认真啊!

(林冬冬摘自《风月有痕》译林出版社)

【素材分析】称呼,水很深。究其根源,称呼勾连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碰撞。对话的双方能否碰撞出火花,需要研究的学问确实很多。时代需求和家庭背景、级别高低与感情亲疏、学问好坏同兴趣癖好,还有年龄、血缘、职业、性别……如何才算是称呼合适得体了呢?自然是从交流对象的特点出发,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周密考虑上述列举的诸多因素,吐露出与对方沟通的内心诉求。称呼中浸透着交往的艺术,但成功的真谛莫过于真诚的内心。

【适用话题】对话 沟通 文明礼仪 传统文化

(特约教师 谢政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