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像谜团一般展开

小燕子编辑:相信素粉都听过那个经典笑话:“每一个保安都是哲学家。他们会把你拦下来,问出哲学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可是,笑过之后,你有没有真正深入思考过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我们觉得很高大上的哲学家们千百年来创设各种理论,为的就是寻找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要成为一个“哲学家”并不难,有一本书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这本书就是《苏菲的世界》,虽然它是一本哲学小说,却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晦涩难懂;它让哲学从高高的殿堂走进了全球无数少年的心灵;它已经被译成64种语言,全球销量达5000万册;它让作者乔斯坦·贾德从一名普通的中学哲学教师成了著名作家。随着算法越来越像思想,人工智能不断扩展疆界,哲学的意义何在?明天我们还需要哲学吗?请和我一起,打开这本书——《苏菲的世界》,去搜集前人留下的思想足迹,去想想那三个终极问题的答案。

NO.01 作者其人·从高中教师到畅销书作家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于奥斯陆大学攻读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及神学,此后担任高中哲学教师十余年。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贾德谈人生》,1991年他成为一位全职作家,写出了哲学史悬疑小说《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很快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小说,长期雄踞多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被誉为“全世界最易读懂的哲学书”“二十世纪百部经典名著之一”。1997年,贾德被评为“全球十大作家”。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生命怎样演化?人生意义何在?这些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被贾德以文学的笔法与哲学的智慧来演绎探求,因而有了世界性的視角。贾德曾在采访中说:“如果你是挪威人,你就会明白,我能写出《苏菲的世界》并非偶然,因为挪威有哲学传统。从中世纪起,欧洲所有大学中的七大学科(包括天文学、哲学、数学、音乐等),只要你从事一般性研究,就必须学习哲学,这是基础学科。可惜如今欧洲除了波兰、挪威之外,其他国家的大学都已取消了这个规定。比如丹麦,原来是有哲学课的,1968年遭到学生抗议后,就被废除了。再比如法国,高中里有哲学课,但只是主题讨论,没有哲学史。要知道,哲学史是我们文化上的根,不能光谈哲学,还要了解哲学的历史和传统。《苏菲的世界》就是通过对哲学史的介绍,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身份。”

乔斯坦·贾德的主要作品还有《纸牌的秘密》《圣诞的故事》《主教的情人》《玛雅》《橙色女孩》等。

NO.02 内容简介·两个女孩的哲学课

为什么主角是女孩?

太多人问贾德:《苏菲的世界》的主角为什么是个女孩呢?有时贾德会这样回答:因为在我们挪威只有两个性别,主角要么是女孩,要么是男孩。其实,“苏菲”这个名字来自希腊语的索菲亚,意为“智慧”,而哲学就是“爱智慧”。《苏菲的世界》是写哲学的,自然要以“苏菲”为主角,而这正好也是个女孩的名字。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宁静的挪威小镇上一个悠闲的午后。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认真地思考着每天送来的纸条上的问题,但相对于问题的答案,她更想抓住这个神秘的写信人。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诺克斯(Alberto Knox)、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在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情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萨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即欧洲哲学的体系与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勃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勃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地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勃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莫名地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NO.03 人物名片

苏菲

外貌: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因为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太大。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最糟糕的是她有一头亚麻色的直发,简直没办法打扮。

人物简介: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都是席德生日礼物的一部分。苏菲到6月15日就满15岁了,和席德生日相同。本书从头到尾,苏菲都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哲学家。起初她思考艾伯特向她提出的问题,但她不知道如何回答那些问题。然而随着课程的继续,苏菲不仅能记住艾伯特教她的一切,还能形成自己有趣的哲学见解。当他们作为精灵进入新生活并存在于席德的世界之中时,苏菲更为成功。苏菲还特立独行。她向艾伯特求教,却独立思考。她对艾伯特、母亲及朋友乔安都持批判态度。苏菲行事意志坚定,事前考虑周详。

桌旁的众人脸上开始出现一种忧虑的神色。

“因此,我们的存在只不过是作为席德生日的娱乐罢了。少校创造我们,以我们为架构,以便对他的女儿进行哲学教育。这表示,大门口停的那辆宾士轿车是一文不值,那不过是个小把戏罢了。它只不过是在一位可怜的联合国少校的脑海里转来转去的白色宾士轿车。而那位少校此刻正坐在一棵棕榈树的树荫下,以免中暑呢。各位,黎巴嫩的天气是很炎热的。”

“胡说!”乔先生喊道,“这真是一派胡言。”“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看法,”艾伯特毫无怯意,继续说下去,“但事实上这次花园宴会才真正是一派胡言。整个宴会里唯一有理性的就是我这席演讲。”

“我们一定得听他胡扯吗?”乔安的爸爸问,眼睛向下看着他的妻子。她摇摇头,苏菲的妈妈也摇摇头。

…………

但年轻人们却坐在那儿,眼睛瞪着艾伯特一直看。通常年轻人比年长的人要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请你说下去。”一个一头金色的卷发,戴着眼镜的男孩说。

【小编解读】艾伯特在苏菲的生日宴会上发表了一次简短的演讲,向苏菲的妈妈、乔安和她的父母以及苏菲的其他同学揭示他们只是艾勃特少校书里的人物,却遭到了乔安爸爸的怒斥。不过,至少另外的年轻人听进去了。在这场演讲以后,苏菲和艾伯特就逃离了“苏菲的世界”,以精灵的身份进入了席德的世界。

NO.06 深度书评

一段神秘的哲学之旅

□碧 珊

“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与乔安同行,她们谈着有关机器人的问题……”

无论怎么看,这个小说的开头都太普通了。接着,主人公苏菲,这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在信箱里发现了两封信,第一封就写了一句话:“你是谁?”第二封信也是同样的问句:“世界从何而来?”不单单苏菲,读者也会跟着一起来思考。

接下来,更多奇怪的事儿在苏菲的世界里出现。莫名被送到她手里的明信片,每一张都写着“祝席德生日快乐,请苏菲转交”。可这个席德苏菲根本不认识。有一天她的狗也突然张口说:“席德,生日快乐。”她告诉好友乔安,她有点儿害怕。读到这里的书友朋友也会害怕。

作者在这前面三百页里巧妙地用悬疑、侦探、惊悚元素搭建了一座雄伟的宫殿,后面二百页才让我们和他一起推开大门。突然间,世界换了一个角度。席德终于出场了。就好像一个全新的小说开头,接着,我们就会随着席德一起走入她的世界,一条小船,一幢房子,和妈妈一起生活,她站在镜子前看自己的容貌,就像上半场我们看到苏菲站在铜镜前看自己的容貌一样……

虽然纸页上的文字清新易懂,但我却是屏息在读。因为,我们都能猜到是怎么回事:席德是一个快满十五岁的女孩。一直在外又喜欢哲学的父亲少校艾勃特决定写一本小说送给席德做生日礼物。他写了这样一本书,书中的女孩和席德一样大,那个女孩叫苏菲。

看到这里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一本文学性不强,写法也很稚嫩,大部分是哲学内容的“枯燥”小说得以畅销世界的原因了。全新的世界观,全新的角度,颠覆读者对自身生活的信念,甚至让你怀疑自己也是一个和苏菲一样被写出来的人物。

世界这么大,文学作品那么多,但像《苏菲的世界》这样让人惊叹的作品还是非常少的。因为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在努力研究如何讲一个好故事,如何塑造好一个好人物,营造一种好氛围,构建一个好情节,不少伟大的作品还包含了大历史背景、人性的探索、社会发展因素等方面,但《苏菲的世界》的重点就不在此处。

《苏菲的世界》是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帮我们把玄而又玄却不能完全否认的东西铺设成一个最基本的知识框架,再让我们去思考。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构建自己对世界的总体看法。

不妨就像苏菲一样,一天读一点儿,踏上这条神秘的哲学之旅。

(摘自微信公眾号“碧珊私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