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卡”第一人:放弃研究原子弹,执意留在陕西养牛

李晨媛

其他适用话题 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做自己喜欢的事;信仰;俭朴;淡泊名利

人物时事速递

寒春(Joan Hinton),原名琼·辛顿,192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她曾是核物理专家,与杨振宁是同学;她是中国“绿卡”第一人,曾参与美国最早的原子弹研究与制造,在人类首次遭遇核武器袭击后,她便放弃了物理,“希望那是最后一次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与丈夫长居中国,毕生致力于推进中国的养牛机械化和牛种改良,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2010年6月8日,寒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89岁。关于未来,她生前最大的心愿依旧是“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人物素描1 知识不应该用于战争

1944年,大学毕业的寒春加入美国“曼哈顿计划”原子弹研制;次年7月,她兴奋地目睹了自己参与研制的世界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然而,三个星期以后,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导致二十余万平民丧生。寒春感到自己“被欺骗了”,而让她感到羞愧的是,自己的博士奖学金正是来自美国军方。她非常痛苦:科学到底为谁服务?如果继续研究核物理,就意味着继续为美国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服务。“我必须离开”,1948年2月,寒春决定放弃核物理专业,前往中国。1949年后,曾有人邀请她去教授物理,但她拒绝了,执意留在陕西养牛。在寒春看来,这是一举两得——她既找到了用武之地,所学的知识也不会被用于战争。

人物素描2 做自己喜歡、人民需要的事

1948年3月,寒春如愿来到中国;1949年,她辗转抵达延安,开始从事农牧业技术工作——奶牛饲养和农具革新等。同年4月,寒春与同样来自美国的阳早(Sid Engst)举行婚礼,在陕北的农场过起了种地、养牛的生活。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物理才能,制作并利用风车设计了挤奶设备,还改造了装卸车的门、自动化的水车,研制弹性无毒橡胶……因地制宜改进了很多当地的农机具。“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也是人民需要的东西,一技之能能够帮助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起来”,寒春十分开心。

1955年,寒春夫妇带着1000头奶牛,落户西安草滩农场,从事奶牛品质改良及农机具革新工作,研发改进的奶牛青饲料铡草机,累计销售近100万台,至今仍是草滩农场乳品机械厂的主导产品之一。他们主持的《奶牛成套设备研究、牛场设计与中间试验》项目被机械电子工业部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项成果在各地推广近1000台(套);负责研发的牛奶冷冻奶罐项目投入生产后,产品占领了中国市场同类产品70%以上的份额。

许多和寒春合作过的人都说,她把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功底和精神用到了培养牛上。阳早笑称她像一台“推土机”,无论科研遇到什么困难,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考场仿真试题】请结合以上材料,以“造福人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当看到自己参与研制的科学成果导致二十余万平民丧生时,寒春毅然放弃研究核物理,来到中国从事人民需要的事业——养牛。在她看来,科学技术应当用来造福人类,为此,她发挥自己的物理才能,因地制宜改进农机具,研发乳品机械……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寒春那样将自己所学用于造福人类,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充满和平、幸福的阳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