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王维,出道即巅峰

章雪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九月初九日,时年17岁、身在长安的王维,正独自孤寂地度过重阳佳节。王维是在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来到长安,开始宦游的。两年多来,他虽多方交游,四处投献,但仍然深感前途多艰,希望渺茫。

正如我们今天许多在外地打拼的人一样,王维此时人在异地,又诸事不顺。所以到了重阳佳节之际,他就倍加思念远在华山以东蒲州家乡的兄弟们:想必他们此时此刻,正在热热闹闹地登高宴乐,欢度重阳。可惜的是,自己不能像往年一样,参与其中。念及于此,王维提笔写下这首重阳节古今第一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重阳佳节,我独自在异乡长安;作为身在他乡的游子,每当佳节来临时,就会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想今天在家乡过节的兄弟们,肯定会登高宴乐;只有当他们一个不落地往头上插茱萸的时候,才会发现今年与往年不一样,兄弟中间少了我一个。

最后一句中的“茱萸”,是一种具有浓烈芳香味道的植物。《辞海》载:“植物名,有浓烈香味,可入药。古代风俗,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囊以去邪辟恶。”

按照当时的风俗,在重阳节当天,人人都需要头插茱萸或佩茱萸囊。所以,王维在家乡的兄弟们,只有在这时,才会发现王维不在大家身边。王维此句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不说自己想念兄弟们,而说兄弟们想念自己,更增一分节日热闹气氛中的落寞。

本诗诗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并非指我们今天的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的王维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

本诗作者王维,人称“诗佛”,是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三的盛唐诗人。而相比“李杜”,王维似乎还要更为多才多艺一些,因为他除诗之外,还擅长绘画、音乐和书法,在生前身后都享有極高的声誉。

清人徐增在《而庵诗话》中说:“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对三者评价均高,可谓深知盛唐诗坛的行家之言。

当然,17岁的王维,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写过那么多著名诗篇,居然还就是这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自己写过那么多类似“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名句,居然还就是这一首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流传。

(摘自《藏在节日里的古诗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