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叹的科技“反生产力”效应

[德]罗尔夫·多贝里

毫无疑问,同徒步前行和乘坐马车相比,汽车令出行效率得到了量子跃迁般的提升。在德国的高速路上,我们可以轻松地把车开到160迈。即便不是每次开车都能如此顺畅,那你觉得自己汽车的实际平均速度会是多少呢?

我的路虎发现款汽车提供的数据是每小时50公里。其实,这个估算是错误的。你必须把以下几个因素考虑进去:(1)为了挣出买车钱而花费的工作时间;(2)为了支付保险、维修保养、汽油费用和罚单而花费的工作时间;(3)为了挣出前两点所需要的钱,开车去工作时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天主教神父伊凡·伊里奇就为美国国内的汽车算过这笔账。结果,美国汽车的真实平均速度才刚刚达到每小时6公里,也就是步行的速度。这是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结果,当时的美国人口比现在要少40%,而高速路网络却和现在一样庞大。今天,美国的真实行驶速度肯定要远远低于每小时6公里。

伊里奇将这种效应称作“反生产力”。这个概念表述了一个事实,即很多科技产物乍一看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金钱,然而只要计算一下所有的成本,这种节省的效果便不复存在。

无论你最喜欢的出行方式是什么,你都应当注意,“反生产力”是一个应当远远躲开的决策陷阱。

“反生产力”常常会出乎我们的意料,然而在生物学家眼中,“反生产力”却并不新奇。这条规则在自然界中已经存在数百万年了。雄孔雀在与雄性同类的颜值竞赛中,会长出越来越长、越来越美丽的羽毛,但在碰到狐狸的时候,它们就会感受到由此引发的“反生产力”。雄孔雀的羽毛越长、越艳丽,它们被猎食动物盯上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因此,在过去的几百万年中,雄孔雀在吸引力和确保其生存的隐秘性之间形成了一个平衡,羽毛再多长一厘米都会产生反效果。鹿头上的犄角也是如此。

请提前对“反生产力”加以防范,因为它的效果不会立即暴露。我已经让自己习惯了只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将手机中的App压缩到最少,并尽可能不用更小巧的新手机换掉还能使用的旧款手机。其他一切科技产品,包括电视、收音机、游戏机、智能手表等,我都不会使用。

你还能回忆起数码相机面世的那个时代吗?数码相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解放”的感觉:不必再买昂贵的胶卷,不必再花时间冲洗照片,和那些不忍直视的丑照说再见……数码相机看似极大地简化了我们的生活,然而事后回首,这却是典型的“反生产力”现象。今天你要面对一座由照片和视频堆积起来的小山,虽然其中99%的内容都是没用的,但你却没时间把这些都清理出去,只能通过本地备份和云存储的方式将其带在身边,而一些大型网络公司却可以看到并窃取这些存储在云空间中的内容。此外,你还要花时间来加工这些照片,还有那些复杂的图片处理软件,需要定期更新,而且一旦你买了新电脑,将这些软件移植到新电脑中也是件麻烦事。

科技往往会被打上万能的标签,但经常会给我们的生活品质带来消极影响。快乐生活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如果一样东西无法為我们做出真正的贡献,那我们便可以省下它,尤其是针对科技而言。在将手伸向下一个小设备之前,请先打开头脑中的那盏灯。

(田宇轩摘自《清醒思考的策略》中信出版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