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孤独

作者:何晓华

1786年,歌德去了意大利,在《意大利之旅》中,他这样写道:“在汹涌拥挤而不断前行的人海里晃荡,是一种孤独而奇特的体验。每个人都汇入这条江河中,但每一个人却都想找出自己的出路。在人群之中,我第一次感到平静与自我。街上越是嘈杂与喧嚣,我就越安然自得。”他孤独得从容。

“孤独”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孤立无援,孤单无助,孤单寂寞。可我认为,孤独,恰是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的头脑风暴,一个人的怡然自得。

以上关于孤独的看法并非我与生俱来,而是一本名叫《东京一年》的书让我改变了对孤独的看法。

作者蒋方舟,2016年受日本国际基金会之邀,在日本独居一年。她不会说什么日语,大多数时候面对他人只会点头微笑。但语言上的阻碍并没有让她内心受困,而是以孤单的角度,更细致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用心灵去放大这个世界给她的点滴感受。

在书中有一段描写日本人吃饭的文字:看到其他人也全是一个人吃饭,像考试一样中间隔一个座位,每个人吃的又快又认真。我一下子被这个场景治愈了。东京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人打扰,也无需打扰别人,就可以过得很好的城市。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毫不夸张地说,热泪盈眶。像真正邂逅了桃花源的陶渊明一样,在书中找到了自己所期盼的世界。

后来,蒋方舟在日本兜兜转转,她可以一个人搭上一趟不知目的地的火车,漫无目的地游荡,她可以一个人跑去风格怪异的美术馆,在一幅画前端坐一下午……我始终觉得这样的孤单,比一个人瞎扯闲聊要有意思得多。

也许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不会有专门的一年去体会孤单的美好和沉沦,那并不代表你只能在人群里随波逐流,混沌度日。我所阐释的“孤独”并不是避开与人的交流,而是给自己留有更多思考与冥想的空间。

去图书馆,在外面吃饭,去看电影……在读这本书以前,这些都是我认为有伴才不显得尴尬的事情,而在我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一个人实现这些并不困难,也没有我想象中的窘迫,甚至有一种别样的潇洒与自在。

高晓松曾经在《奇葩说》的舞台上说道,许多年轻人都害怕孤独,一个人走在街上都觉得自己在被迫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殊不知,和自己独处是一种多么宝贵的经验。

如果世界是一个大宇宙,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孤独的星体,而我们日常的“学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诗歌”,我们的“远方”,甚至是我们的“苟且”都是围绕着我们本身而轉动的同步卫星,有时,它们的存在会让我们自乱阵脚,“孤独” 就成了我们冷静思考、平稳运行在自己轨道上的一种方式。

我想感谢我所读的这本书,它打破了我对孤独的恐惧,学会另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方式。于是,我和歌德一样,站在人群里,站在躁动不安的空气里,街上越是嘈杂与喧闹,我就越是安然自得。

最后,以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话作结——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单独存在,无论是 我们出生,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般存在于生命一隅。

(指导教师:严凌君/编辑:王莹)

人生而孤独,青春期的人对孤独尤其敏感。作者选择了一个真实的话题有感而发,小心梳理对孤独的认识,并在蒋方舟的《东京一年》中获得深切的安慰,读得“热泪盈眶”,这是会心共鸣的眼泪,认定了孤独的自足状态,消除了对孤独的恐惧,作者的沉思抵达了哲思的境界: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有别样的潇洒自在。人的一生,既然逃离不了孤独,那么,就拥抱它吧。这个结论足够清醒。我再稍稍加一点提示:其实,孤独是青春期最好的成长养料,只有孤独把你从人群中独立出来,让你独自成长。所以,喜欢你的孤独吧,它是你青春的良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