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若洋

常言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里的“穷”指不得志,而非如今理解的贫穷。现在,“穷”仅仅被理解为物质层面的匮乏,在古代“穷”更倾向于精神层面。过去的“穷”是怀才不遇的愤懑,是报国无门的无奈,是国破家亡的痛楚……

过去的“穷”似乎更有一种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担当,而如今的“穷”仅仅是吃不饱,穿不暖。

若以现在的标准,“穷”就是家徒四壁,“达”则是家财万贯。“达”令人羡慕、景仰,而“穷”受到同情甚至唾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听到父母劝诫孩子:“你要努力学习,找份好的工作,以后不要和那些清洁工一样……”虽然是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希望孩子以后不要太辛苦,却无形中贬低了清洁工这一类人,甚至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歧视的种子。

其实,回看古人的“达”也不过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也不过是接受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与现代人的期盼几乎相同。但对于“穷”的理解,古代与现代仍是有些不同,这不易觉察的些许变化正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变化。在古代,虽说科技不发达,远远比不上我们的“文明”社会,但却有清明、敦厚的社会风气。

苏东坡,被林语堂评价为鸽子与蛇的结合体。既有鸽子的温和,也有蛇的聪慧。他却仍然无法逃脱“穷”的命运,在政治上一直不如意,三番五次被贬,一直颠沛流离。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直面生活,在被贬黄州后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发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的感慨。

一个人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是何其渺小,一个人的一生在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是何其短暂。所以一时的贫困或显达不过是过眼云烟,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享受荣华富贵而在于造福他人、社会和全人类。一个人的力量似乎太小,但只要我们坚持原则、不懈奋斗,我们的人生就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李清照作为一位柔弱的女子承担了过多愁苦,虽在早年享受过美好生活,但后来丈夫去世、国家衰亡,一重又一重的哀愁,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的愁苦更在于不被人理解,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她仍然不断充实完善自我,认为女子也该博学多才。她的孤独是由于她超越时代的思想,尽管她不被当时的人理解,却为如今的人们所敬佩。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长时间的积淀后才能评定,而且在不同时代,对一个人价值的评定也会不同,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所谓“穷”与“达”不过是在某一个时间段人们对这个人的评价,这种评价是跟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穷”与“达”可能会相互转化。一个人的境遇与其生命价值几乎没有关联,就算贫困落魄也照样可以为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受后世人瞻仰,就算富贵显达也可能受后世人唾弃、谴责。

《挪威的森林》中的渡边,对所谓的“成功人士”无半分艳羡,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大概是因为他已看清一时的富贵显达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穷”而自暴自弃,放弃生活的希望。“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正是一种真实写照,诗人因自身不幸的遭遇引发了众多联想与感慨,苦难使他们的诗句蘸满浓黑的悲凉,使他们的诗作流传于后世。

今天的社会比过去要“文明”得多,但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某些宝贵的东西,例如平和的心态。回看过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尽管他们的人生算不上显达,却有一种闲适、豁然与洒脱,正是因为他们用平常心去对待人生的贫困与显达,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祥和。

如果“達”与“穷”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那就随它吧。重要的是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穷”和“达”,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如此,“穷”才有可能变为真正的“达”。

(编辑:于智博)

文章是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现场总决赛一等奖作品,“穷”,很容易望文生义,导致浅层化、形式化地理解为“贫困”。其实,“穷”的含义非常丰富:穷尽,边远,困厄不得志,寻根究源……

文章作者“穷”“达”对举,古今对比,中外对照。辩证分析,逻辑性强,论证严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