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动全国的少年

作者:陈婷

2019年11月30日,河南鹤壁市浚县一名男子带着3岁的女儿来到鹤山区鹤壁集镇走亲戚,晚上6点40分左右,3岁的女儿掉进了一口深井。

由于井口直径只有30厘米,救援人员无法下井救人,消防战士通过数次的努力均无法施救。正在此时,14岁中学生王泯燃的父亲主动站出来,说他的儿子可以试试。随后经过测量,王泯燃的体型完全符合此次救援条件。在众多现场人员的见证下,其父母均表示“同意孩子下井救援,并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于是,消防官兵对这名孩子进行了突击培训,培训过程中男孩被告知施救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此时,女童已经掉进深井数个小时,在救援人员的见证和帮助下,14岁的王泯燃成功将女童救出。

随后,王泯燃的母亲徐建英接受访问中说到:“当时孩子在下井之前说他一定可以,让我放心。在最后一次出来后,我准备给他穿衣服的时候,他还说先不穿,等妹妹出来了再穿,说不定还得再次救援。我为儿子感到骄傲,他给我上了一课。”

适用主題:教育;得失;榜样;冷静;勇敢……

【文本解读】广东普宁城东中学 陈婷

角度一:榜样教育,以身为范

榜样教育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只有父母身体力行,才能让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14岁少年英勇救人的背后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王泯燃的父亲王庆军和母亲徐建英经常告诉王泯燃:“在能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男子汉就应该力所能及帮助有需要的人。”正是在榜样教育的影响下,王泯燃才能在陌生小女孩儿落井需要救援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角度二:一马当先,不计得失

当救援工作陷入困境时,14岁中学生王泯燃,不顾自己的安全与利益得失,勇敢果断下井救人,彰显了勇敢无畏的精神。只有在关键时刻,一马当先,不计得失,才能让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学生运用示例:

古人云“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此言不假,不论古今,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在他们眼里皆被人称之为英雄。但古人恰恰忽略了还有一类人是无名英雄。

有名的英雄大部分都恰逢天时,善用地利,巧得人和。一个人出生在了好的时间,称之为天时,一个人活在了一个好的地点,称之为地利,一个人能获得民心,称之为人和。曹孟德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古人中对其崇拜之人并不少,但大多评价其为“有本事的人”而不是英雄。曹操坐守北魏,有文之大略,武之雄才,有天时地利人和,但其为何不被大多人认可?

决定一个人能否被称为英雄,主要是取决于他能否有舍小为大的气量,那些舍己为人、无畏死亡的烈士们,虽没有成为英雄的机遇,但他们有无畏牺牲,只为万千人民幸福的精神。他们每一个人都配得上英雄二字。

时代不断更迭改变,但见义勇为的英雄精神却不会被时间磨灭。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十四岁的王泯燃,在陌生的小女孩落井需要救援时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六次倒挂下井,将小女孩从危难之中救了出来。王泯燃的行为向我们展示了英雄精神的强大魅力,也告诉了我们英雄不受年龄的限制,每个人都能够在他人遇难时选择成为一个英雄,不为名利,不计得失,只为去创造生命的奇迹。王泯燃的英雄精神创造了这个奇迹,这个奇迹赋予了他生命的闪耀;同时,这个奇迹展示着英雄精神的可贵。

英雄是应该被我们铭记的。

——辽宁沈阳共青团实验中学 马瑜泽 《英雄为物》

(指导教师:隋永来/编辑:王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