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作者:尉杼凝

“人之曲(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狗(苟)不教,性乃迁……”

“哎,爷爷爷爷,为什么狗不叫呢?可我们家的狗就天天叫唤。我觉得应该是:狗不叫,猫就叫。哈哈哈哈……”

“你这傻孩子,什么猫叫狗叫的,《三字经》里面的‘苟’可不是你说的会叫唤的狗,这个‘苟’呢是‘如果、假如’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都是相接近的。只是后来成长的环境不同,习性才相差的远了。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这才是这句话的意思呢,这古人的好东西到你这里就成了猫叫狗叫了,说出去不让人家笑话。”

“哦,知道了。爷爷,我不想读《三字经》了,邻居家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我也想去。”

“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得守住,你现在不懂,长大会明白的。这样吧,再背会两句就让你出去玩。”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小时候,爷爷教我念《三字经》时曾闹过这样的笑话。我记不清那是几岁时候的事了,只是那时候真的不懂“狗”和“苟”到底有什么不同?也不明白为什么爷爷要教我念诸如《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书?

其实,爷爷并没有上过太多的学,那个年代,能识字就不错了。但我知道,爷爷对书本很有感情,印象中,他经常坐在门前,戴副老花镜读书看报,直到离世前还保持着这个习惯。

“来,同学们,先把这篇《长恨歌》齐读一遍!”语文老师在讲台上如是说。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不就读了一遍吗,看把你们累的,这篇可是要求背诵的啊!”

“老师,你不会开玩笑吧?这《长恨歌》也忒长了吧!”教室里同学们叽叽喳喳地抗议着。

“开玩笑?我是那种开玩笑的人吗,人家都能把《报任安书》倒背如流,《长恨歌》才多少字?你们怎么就不明白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呢?什么时候能有主动理解、主动传承的觉悟啊?唉!给你们一个星期时间,下周检查……”

语文老师的话说完,独留一教室的苦瓜脸。

“你说我们整天学这些文言文啊、古诗词的干什么,老掉牙的东西了,又没什么用,这也太难背了。”

“谁知道编教材的怎么想的,白居易啊白居易,你为什么要写这么长的《长恨歌》啊,可是害苦我们了。”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着,个个愁眉苦脸的。这是高中语文课上经常出现的一幕,从《赤壁赋》《琵琶行》到《滕王阁序》《过秦论》,再到《长恨歌》,早已经数不胜数了。只是我们每次都在抗拒、抱怨。我们越来越静不下心来读古诗词,而是在练习本上一遍又一遍地写着英语单词。

语文老师每次教文言文的时候,对我们要求都很严格,动辄全篇背诵,哪怕不是必背篇目,只要他觉得好的,都得背。他总说,这现在能多记点就多记点,你们以后也未必有机会再接触这些东西。这都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精粹,多理解,多学习是不会吃亏的。

虽然每次背起来都很困难,但觉得老师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从中还读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情感。在这些作品中,我看到过荆轲刺秦的义无反顾、英勇果敢;我看到过陶渊明采菊东篱、戴月荷锄的淡泊明志;我也看到过李密对母亲的孝心和对朝廷的忠心。

随着一天天的成长和多年的学习,我开始有点理解爷爷为什么教我念《三字经》,语文老师为什么对我们要求那么高。他们都是想着让我们把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可是小时候的我不懂爷爷的期望,也不理解老师的苦心。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中国传统文化,守望着家风的传承和祖国的少年。

中华文化之河,奔涌了四千多载,从不曾干涸,春风化雨,智慧照耀,滋养她的子孙们走向文明之巅。今天,当这把文化软实力的钥匙傳承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该如何开启呢?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我认为,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看,中国文化包括中国道德的精华,在21世纪的将来,会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是我所期望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真的不能“因为走得太远,却忘记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应把学习认识传统文化作为责任和义务,既‘放眼未来’,又要向古代贤士学习文化精髓,只有‘把根留住’,才能像一艘战舰坚不可摧地驰骋在世界的大洋。”

我想,我们需要的是脱掉浮躁的外衣,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去热爱她、传承她。不论个人还是国家,我们都要守住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求发展,展望未来。传承、守望是我们代代相传、永恒不变的主题。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爷爷教我念《三字经》的下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