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几个人在大雪天出门

作者:王太生

【写作借鉴】雪,作为一种自然物,如果单纯正面描绘则显得单薄;但若是把雪与人和事关联起来,尤其是关联了古今众多的人和事,雪就有了文化意蕴。本文围绕“在大雪天出门”这一现象,展开丰富的联想,鹤氅雪中行的王恭、湖心亭看雪的张岱、雪夜上梁山的林冲,这些与风雪结缘的人物,让雪多了几分传奇色彩;而煮雪烹茶、寒江独钓、驴背吟诗等情景,则让雪带上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不论是风雅之士的雪中畅意,还是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以雪为背景,都有一种别样的意境。

(特约教师 倪丽彬)

总有几个人在大雪天出门,他们冒着风,在雪中行走,一趄一滑,步履维艰,在纷扬的大雪中一走好半天,眉须皆白。

霜前冷,雪后寒。下雪天,人在雪中行走,并不觉得冷,由于行走,加之路滑,有时还走出一身汗。此时抬头望天幕,雪舞龙蛇,风挟雪而行,人走,雪也走。雪地上留下一行歪歪斜斜的脚印,若隐若现。

明代的张岱,他要去湖心亭看雪。湖心亭是个赏雪的好地方,此时少有人去,苍穹之下,一人一舟一亭,心境澄明。

晋代的王恭穿鹤氅在雪中行走,风度翩翩,像一只鹤,令观者叹慕,这在当时是个“范儿”。《世说新语》中说,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尚未发迹时,家住京口。他看见美男子王恭乘坐着高高的肩舆,身上披着鹤氅裘。当时天正下着雪,孟昶从竹篱笆缝隙间看到后,赞不绝口:“此乃神仙中人啊!”

从前的雪真大啊,林冲在鹅毛大雪中走了半夜,路都被湮没了,他只能深一脚浅一脚,摸索着前行。

弥漫天宇、覆没万物的雪,是消融一个人胸中块垒的酒,散发出的激情,又像大雪一样茫茫无边。大概因为雪有颜色和形态,雪中的山河,看不见来者,找不到回路,旧貌全失,如妆后的佳人,清新雅致,忘了岁月,也忘了哀愁。

在大雪天出门,会去做些什么?有人去掬几捧雪,放入瓦壶之中,煮雪烹茶。古代有一个人,看到雪这么干净,还想把它腌起来,一层雪一层盐,用箬叶封好,留待做一桌好菜。

也有人去江边钓鱼,柳宗元的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钓鱼人天冷而浑然不觉,因为他心中有目标,有感觉,有快乐。

大雪天总有几个人出门,有人独走,踽踽而行,一出数里而不回;也有人乘一叶小舟,迷蒙天地间;还有人骑驴,乘着兴致,朝一个地方奔去,风雪中于驴背上吟诗。

大雪天回乡,这个人思乡心切,他是风雪夜归人,在风雪中整整走了一天半夜,推开柴扉,灯窗如豆,有犬吠人声,老酒暖炕等他回家。

风雪夜归人,让人听起来好温暖的名字!再大的风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漫天大雪与幽蓝的夜色,构成他回乡行走的意境。

雪来无声,去无息,岁末拜访,就像一个布衣老友轻叩柴扉。

雪中的世界,无人打扰,一切都已遮盖或遮蔽,此时出门,天地任逍遥。

人在雪地,远观被雪覆盖的房子,它是草庐,如一只鸟巢,茅草针毡上滴雪露,草庐中有红泥小炉,在纷雪的映衬下,室内炉火忽明忽灭。

大雪天出门,是一种心情,还有一份神态。

我如果在大雪天出门,会在雪地里刨几棵青菜。被雪覆盖的青菜,由雪捂着,显得翠绿可爱。摘几棵回家,做青菜湯,洗净后,不用煸,也不用炒,直接入锅,一锅汤色碧绿。在这样的天气,哈气成烟,四周安静,让人满足于菜汤白米饭。

大雪天出门,或是为营生,挑两担柴火去卖,挣糊口养家钱;或是闲逛,过滤心境,高兴时可以堆一雪人,雪人的眼睛是两只黑煤球,长鼻子是一根胡萝卜。那个人,大概是留在风雪中的自己。

(丁强摘自《桂林日报》)

回到顶部